雖然說現在山海關一部分的兵力都被孫傳庭收服過去,但是吳三桂自身的影響力還是不可小覷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在山海關經營了這么久,所以他在這里的人脈還是非常強的。
孫傳庭又被崇禎重用,所以經常是在京城,只要過段時間之后,雖然說自己有些不上不下,但是只要自己能夠慢慢忍耐下去,那么。他相信總有一天山海關這里會重新歸屬到自己的手下。
那么他又能夠像以前一樣向崇禎那里要錢要糧了。
當然他不反叛或者是要擁護大明的原因,就是怕大明和李宇達成協議之后,讓李宇出手對付他。
那么他也是見識過李宇大軍的實力的,所以說他自己都要退避三舍。
甚至是在面對韃子的時候,他依靠山海關的地形,還被韃子打得落花流水,而李宇他們和韃子正面交鋒,打的韃子狼狽而逃。
從這里一點也看得出來,他和李宇之間實力的差距,這也并不是就讓吳三桂不投靠李宇。
因為李宇的政策對他來說并沒有任何的好處,甚至是現在帶領這些士兵會順到李宇的麾下。
那么他得到的肯定是李宇的賞識,但是以李宇現在對待這些官員的態度來看,那么吳三桂規除了能夠得到一些賞賜之外。可能其他都沒有了。
手下的士兵可能也會被打散去重組,那么這樣一來他就成了一個光桿司令。
那像現在能夠在山海關這里做土皇帝一樣逍遙自在。
以他們來看李宇的實力增長的實在是太迅速,不僅是對大明造成了威脅,其實對他們這些軍閥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
那一天李宇和大明對峙起來的話,他們都不知道該怎么做選擇。
甚至是他們需要幫助的是大明,只有說能夠讓大明抵御住李宇的進攻,他們這些軍閥才能夠維持下現在的狀態。
要不然的話李宇把大明給吞并了,那么接下來就是他們這些軍閥了。
而他們各個地方都是特別分散的,所以李宇各個擊破其實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本來他們也是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等到李宇那邊兒衰敗下去他們再去動手。
但是沒有想到李宇經營的地方蒸蒸日上,再加上他的手段,使得李宇軍隊越來越強大。
眼看著沒有人能夠提擋他的實力了,而這個時候吳三桂和左良玉這些人也都著急了。這樣發展下去,那還有他們的份兒。
直到李宇這次來京城娶長平工作,大明和李宇之間達成和平一致的狀態之后,這也是左良宇和吳三桂他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為這樣一來就相當于大明有了靠山。那么自己以前他們各自割據的狀態肯定會被收拾,讓大家去看的,到時候他丟人丟大了。
而且以后還必須聽從崇禎的調令,那么這樣一來讓他心里也是滿是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