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這一點上孫傳廷當然是希望朝廷不會去和韃子合作。
但是他也非常的明白,以他們和那些金陵權貴的勢力,想要抵擋曹變蛟帶兵反撲,簡直不太可能。
這樣一來這些韃子肯定就是意外的幫手,那么崇禎肯定不會拒絕的。
雖然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但是他心中還是有些抵觸。
但是孫傳庭卻知道,崇禎和這群韃子合作根本就是與虎謀皮。
如果說他們真的這樣將李宇的實力消滅掉了,那么接下來這群韃子轉頭就會對付朝廷。
沒有了李宇的支持之后,根本就不是這群韃子的對手。
最后的贏家肯定是這群韃子。
所以說多爾袞他們算盤打的非常好,就是要利用他們這次的矛盾給自己贏取最大的利益。
而現在崇禎看到了這些韃子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利益,而并不關心后續的危險。
甚至是明知道韃子不懷好意,他們還要借助韃子的力量。
以為他們比韃子聰明,能夠從這件事情中占到便宜,甚至是讓李宇和韃子之間兩敗俱傷,他從中漁翁得利。
只能說他們有些異想天開罷了。
更有甚者就是他們認為這段時間韃子受損嚴重,不會和他們起什么沖突。
而李宇現在就已經是他們要面臨的最危險的,所以說他們現在要對李宇出手。
而孫傳庭這里卻什么也做不了。即使是他手中有著新訓練的士兵,他也不認為自己就是這些韃子的對手。
畢竟戰斗力除了武器之外和其他的一些東西還有非常大的關系。
所以現在的情況他就是盡量的保存實力。盡量在這次事情中讓李宇和韃子之間對抗。
這樣一來無論怎么樣,韃子都會實力大損。到時候想要對付他們就非常困難了。
而范文程是快馬加鞭的趕到了金陵。
到了金陵之后他就去找了魏藻德。
現在金陵這里也是非常的緊張,看得出來雖然說他們表面上不把李宇放在眼里,但是實際上還是知道李宇的勢力強大的。
所以在應對李宇他們可是下了力氣。
當然不會輕易的再把金陵給交出去。要知道這和第1次不一樣。
第1次的時候李宇是剛剛占據金陵,而且是因為魏國公的事情牽連了他們。
所以說李宇并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
就是因為他們雖然有所反抗,但并沒有和李宇硬剛。
到后來的時候他們派出了一些人出來當官,也就明沒有明面上和李李宇對抗過,還是默默接受了這樣的變化。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李宇被困京城,他們有了這樣的機會的話,說不定他們也不會對李宇出手。
而現在是他們把李宇趕出金陵,那么如果說李宇重新占據金陵,他們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最起碼他們手里不會有任何的實力了,以防止再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其實是他們站在李宇的角度也會去這樣做的,這都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