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種情況,崇禎皇帝感到十分焦慮,他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畢竟,他的臣子眾多,而他又無法一一了解他們的動態。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然而,在孫傳庭的報告中,情況似乎并非如此嚴重。孫傳庭表示,牛二是去攻打劉澤清的勢力,而不是針對朝廷本身。這樣一來,朝廷就可以避免受到牛二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應對當前的局勢。
聽到這個消息,崇禎皇帝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了。他知道,只要牛二不是針對朝廷本身,那么朝廷就有時間去解決其他的問題。于是,他決定采納孫傳庭的建議,密切關注劉澤清的動向,以確保朝廷的安全和穩定。
在這個過程中,崇禎皇帝也意識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加強與臣子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只有這樣,他才能及時了解到朝廷內部的動態,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總之,雖然崇禎皇帝一度擔憂牛二的威脅,但在孫傳庭的幫助下,他終于放下了心中的疑慮。
劉澤清,雖然名義上是朝廷的臣子,但實際上他的實力已經足以讓他割據一方,對朝廷的命令聽調不聽宣。他的行動已經不再受到朝廷的直接控制,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這種情況讓崇禎皇帝感到十分頭疼,他知道劉澤清的實力和影響力,但他也知道,現在朝廷的主要任務不是對付劉澤清,而是要處理其他的重大問題。因此,他決定暫時放下劉澤清的問題,讓他自生自滅。
劉澤清的存在,對于崇禎皇帝來說,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他的行動不受朝廷的控制,這意味著他可以隨時做出對朝廷不利的事情。而且,他的實力也足以讓他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做出一些大動作。因此,崇禎皇帝必須時刻警惕,不能讓劉澤清有機會做出對朝廷不利的事情。
然而,崇禎皇帝也知道,現在的朝廷還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對付劉澤清。他需要等待朝廷的力量足夠強大,才能對劉澤清采取行動。而現在,他只能選擇放任劉澤清自生自滅。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也是無奈之舉。
魏藻德在聽到孫傳庭的話后,臉色明顯變得有些難看。他原本以為他對劉澤清的軍事行動了如指掌,然而事實卻是他對此一無所知。相反,孫傳庭卻對此事了然于胸,甚至比他自己還要清楚。這使得魏藻德感到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質疑,他開始意識到與孫傳庭相比,自己在很多方面都顯得力不從心。
尤其是在崇禎皇帝面前,魏藻德的這種不足更是暴露無遺。他的失誤可能會讓皇帝對他產生懷疑,甚至影響到他的職位和地位。因此,魏藻德對孫傳庭心生嫉妒和怨恨。他暗自發誓,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免再次在皇帝面前失分。
然而,魏藻德也明白,僅僅依靠嫉妒和怨恨是無法提升自己的能力的。他需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尋找改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