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進一步解釋道:“如果我們選擇保護劉澤清,那么無疑會激起李宇的強烈反感。李宇對劉澤清的敵意已經深入骨髓,他想要殺劉澤清就如同捏死一只螞蟻一樣容易。因此,我們最好不要卷入其中,以免引火燒身。”
溫體仁的這番話,無疑是在提醒崇禎皇帝,李宇的威脅是實實在在的,他們必須謹慎對待。而且,他還提出了一個實際的考慮,那就是如果現在交出劉澤清,能夠換來李宇攻占的一半地盤,這對于朝廷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也可以看作是劉澤清最后的利用價值,他們必須要好好把握。
然后,溫體仁又提到了一個可能的問題,那就是交出劉澤清可能會讓下邊的軍閥離心離德。但他對此并不過于擔憂,他說:“成王敗寇,只有我們有實力,這些軍閥才會服服帖帖的聽話。如果我們對他們再好,他們也只會認為我們是怕了他們。”這句話無疑是在告訴崇禎皇帝,只有真正的實力才能讓人屈服。
總的來說,溫體仁的建議是明智而務實的,他強調的是朝廷的實際利益和實力的重要性,而不是過于關注個人的感情和義氣。他的這番言論,無疑為崇禎皇帝提供了一條明智的道路。
溫體仁的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從朝廷的實際利益出發,巧妙地緩和了朝廷和李宇的關系,同時也讓朝廷擴大了地盤,實現了一舉兩得的效果。這種策略性的考慮,充分展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手腕。
至于魏藻德,溫體仁并沒有把他放在眼里。他深知魏藻德的為人,知道他不愿意讓朝廷交出劉澤清,這肯定是出于他自己的利益考慮。魏藻德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的行為總是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
溫體仁和劉澤清之間并沒有任何交情,他肯定不會替魏藻德說話。他知道這次的利益是如此巨大,如果用一個無用的劉澤清來換取那么大的地盤,如果是他的話,肯定會毫不猶豫。他的這種行為,無疑是在為崇禎皇帝著急。
這件事情,其實并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和猶豫。因為,只要稍微停頓一下,就會讓你感到愧疚,讓你覺得自己對不起李宇給予的如此優厚的條件。所以,溫體仁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退下,不再繼續糾結。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崇禎皇帝也聽到了溫體仁的話,他的內心也開始產生了決斷。原本,他對這次交換就已經持有積極的態度,而現在有了孫傳庭和溫體仁的支持,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他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不能錯過。
于是,崇禎皇帝開始著手準備這次交換事宜。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尋找合適的人選和物品,以確保這次交換能夠順利進行。他還親自召集大臣們商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便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好了,我已經充分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并對所有人的想法有了清晰的理解。大多數人的意見都傾向于我們應該采取行動,進行交換。
盡管劉澤清現在的處境已經十分艱難,他的生命似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確實需要伸出援手幫助他。而且,如果我們能夠幫助劉澤清度過難關,我們也能因此獲得良好的聲譽。然而,我們必須明白,這些聲譽都是表面的,它們并不能真正地增強我們的國家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