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關鍵時刻,豪格的決定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命令,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的召喚。他知道,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取得最后的勝利。
豪格這樣的命令下達后,立即引發了韃子百姓的強烈不滿和怨聲載道。雖然豪格宣稱會給被征兵的人提供補償,但現實情況卻是,一旦人們被征召上戰場,生存的機會微乎其微,十個人中可能只有一個人能夠幸存。因此,這點補償與失去一個勞動力相比,對于韃子百姓來說,實在是得不償失。
更何況,韃子百姓本身就一直處于戰爭狀態,他們每家的人數可能已經很少。這意味著每個家庭都面臨著勞動力的喪失,而這對于家庭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是致命的打擊。當家中的勞動力被征召上戰場后,剩下的孤兒寡母將面臨巨大的生存困境。
這些孤兒寡母失去了家庭的經濟支柱,無法維持生計,更別提照顧好自己和孩子。他們可能面臨著饑餓、貧困和無家可歸的困境。缺乏勞動力的家庭無法耕種土地、養殖牲畜或從事其他生產活動,導致家庭收入驟減,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此外,這些孤兒寡母還可能面臨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和孤獨感。失去親人的痛苦和擔憂會給他們的心靈帶來沉重的負擔,他們可能會感到無助和絕望。同時,由于家庭人數減少,社交圈子也會變小,他們可能會感到孤立無援,缺乏支持和關愛。
在這樣的情況下,豪格所推出的政策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接受和認同,反而遭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排斥。這種排斥并非來自于政策的實質內容,而是更多的源于人們對豪格本人的反感和抵觸。然而,由于豪格以強硬的態度推行這項政策,即使韃子的百姓們對此表示出了強烈的抗拒,但在豪格的壓力下,他們還是不得不接受并執行這項政策。
這樣的行為,無疑使得豪格在韃子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他的威信和影響力也因此大大降低。然而,對于豪格來說,他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并不是這個。他更關心的是如何打退曹變蛟的進攻。因為如果曹變蛟再次攻占了韃子的都城,那么豪格就真的沒有任何退路了。
曹變蛟的進攻對于豪格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成功地抵擋住曹變蛟的進攻,那么他的地位、權力甚至生命都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他必須全力以赴,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抵抗曹變蛟的進攻。
然而,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曹變蛟的軍隊實力強大,而且他本人也是一個極其狡猾和難以對付的對手。因此,豪格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有可能抵擋住曹變蛟的進攻。
豪格現在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困難。他不僅要應對來自曹變蛟的進攻,還要處理自己政策被排斥的問題,以及自己在韃子百姓心中形象下滑的問題。這些都是他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他也必須盡快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以便能夠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在另一方面,曹變蛟在被豪格背刺之后,對豪格的仇恨已經深入骨髓。自從他投靠李宇以來,曹變蛟一直憑借著優勢兵力和先進武器,取得了每一場戰斗的勝利,最終成功占領了韃子的都城。然而,現在他卻遭到了豪格的偷襲,不僅失去了之前占領的韃子都城,還損失了大量的兵力,這讓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曹變蛟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他無法忍受自己辛苦努力的成果被豪格一夜之間摧毀。他曾經以為投靠李宇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李宇擁有強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武器裝備,這讓他在戰斗中所向披靡,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然而,現在他卻意識到,即使有了優勢兵力和先進武器,也無法保證戰爭的勝利。
豪格的偷襲讓曹變蛟深刻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和不可預測性。他曾經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勝利的鑰匙,卻沒有想到豪格會采取如此卑鄙的手段來對付他。這次失敗不僅僅是失去了韃子都城,更是對曹變蛟的信心和自尊心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曹變蛟決心要找回自己的尊嚴和榮譽,他決定要對豪格進行報復。他知道,只有通過徹底擊敗豪格,才能夠讓自己重新站起來。于是,他開始積極籌備反擊的計劃,尋找豪格的弱點,并且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