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在聽取了魏藻德的話后,陷入了沉思。他不能否認,魏藻德的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吳勇畢竟是朝廷的一員,他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如果自己真的下令將吳勇抓起來交給李宇,那么其他人會怎么看待自己呢?
他想象著這個命令下達后,朝堂上的反應。那些平日里與吳勇關系親密的人,會怎么看待自己?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君主,只關心自己的權力,而忽視了朝廷的穩定和人心的安定?他們會不會因此而對自己產生反感,甚至背叛自己?
而且,如果自己真的這樣做了,那么那些原本就對自己有所不滿的人,會怎么看待自己?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獨斷專行的君主,不顧朝廷的利益,只關心自己的意愿?他們會不會因此而更加反對自己,甚至聯合起來對抗自己?
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得不償失的。不僅可能會喪失人心,還可能引發朝廷的動蕩,甚至威脅到自己的皇位。畢竟,一個君主的權力,是建立在人心的支持上的。如果失去了人心,那么自己的權力也就無從談起了。
因此,崇禎皇帝在深思熟慮后,決定不采取魏藻德的建議。他不能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忽視了朝廷的穩定和人心的安定。他必須以大局為重,以朝廷的利益為重。只有這樣,他才能保住自己的皇位,也才能保住大明江山。
孫愛卿,你回去告訴李宇,要戰便戰,我們不會妥協,將吳勇交給他的。"崇禎對著孫傳庭說道。
盡管李宇對朝廷開戰會讓朝廷陷入危機,但是把吳勇交出去卻是自斷根基。然而,面對這個艱難的抉擇,崇禎皇帝并沒有退縮。
孫傳庭聽到皇上的話后,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憂慮。他知道,如果按照皇上的意愿,將吳勇交給李宇,那將會給朝廷帶來巨大的損失。吳勇是朝廷的得力將領,他的軍事才能和忠誠無可替代。失去他,朝廷的軍隊將會失去一位重要的支柱,戰斗力也會大打折扣。
然而,孫傳庭也明白,如果不交出吳勇,朝廷將面臨與李宇的戰爭。這場戰爭將會給朝廷帶來無盡的災難,無數的生靈將會因此喪命。朝廷的資源將會被消耗殆盡,國家的穩定也將會受到威脅。
在深思熟慮之后,孫傳庭決定向李宇傳達皇上的決定。他深知,這場戰爭不可避免,但他也希望能夠在戰爭中找到一線生機。他希望能夠通過談判和外交手段,盡可能地減少戰爭帶來的破壞和傷害。
于是,孫傳庭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了李宇的營帳。他向李宇傳達了皇上的決定,并試圖說服他放棄對朝廷的攻擊。他詳細地解釋了交出吳勇的后果,以及戰爭對朝廷和人民的影響。
李宇聽完孫傳庭的話后,沉默了一會兒。他知道,孫傳庭所說的都是事實,他也不愿意看到朝廷陷入危機。然而,他也明白,自己對朝廷的不滿和憤怒已經積壓太久,無法輕易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