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藻德的建議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認可和支持。他知道魏藻德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官員,他的建議都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和穩定考慮。因此,他決定采納魏藻德的建議,并立即行動起來。
魏藻德拿出了一項提議,讓朝廷可以在鄭龍的地盤上任命官員。這個條件立刻引起了崇禎皇帝的注意,他的眼睛一亮。對于崇禎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新掌控鄭龍地盤的絕佳機會。然而,崇禎也清楚地意識到,要滿足鄭龍的條件并非易事。
李宇的實力是眾所周知的,他的勢力強大且根深蒂固。要想擊退李宇的進攻,對于朝廷來說將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李宇的軍隊訓練有素,戰斗力強大,而且他還擁有廣泛的資源和人脈。這使得他在戰場上具有很大的優勢,讓朝廷難以抵擋。
然而,崇禎并不打算放棄這個機會。他深知重新掌控鄭龍地盤的重要性,這將有助于鞏固朝廷的統治地位,并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崇禎決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增強朝廷的實力。
首先,他決定加強軍隊的訓練和裝備。他知道,只有通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才能夠有效地對抗李宇的進攻。于是,他下令增加軍事預算,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并加強士兵的訓練計劃。他還鼓勵軍隊進行實戰演練,以提高他們的應對能力。
其次,崇禎決定加強朝廷與地方豪強之間的聯系。他明白,要想在鄭龍地盤上任命官員,必須得到地方豪強的支持。因此,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與地方豪強進行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和合作。他還承諾給予他們一定的利益,以換取他們對朝廷的支持。
孫傳庭聽到魏藻德提到鄭龍給出的條件,以及崇禎皇帝的表情,他意識到自己試圖阻止崇禎去援助鄭龍的努力可能已經失敗了。然而,盡管如此,孫傳庭仍然堅持不派遣軍隊支援。
首先,孫傳庭認為鄭龍所面臨的困境是內部斗爭的一部分。鄭龍與李宇之間的沖突,是他們之間的權力爭奪和內部矛盾的體現。孫傳庭認為,這是鄭龍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而不是需要外部援助的事情。他不愿意將寶貴的軍事資源投入到這樣的內部紛爭中。
其次,孫傳庭對鄭龍勾結倭寇的行為感到憤怒和失望。鄭龍與倭寇勾結,背叛了國家的利益,這是他無法容忍的。他認為,鄭龍不值得被拯救,因為他的行為已經嚴重違背了國家的利益和道德準則。
此外,孫傳庭還考慮到了朝廷目前的局勢。他知道朝廷剛剛從與李宇的對峙中解脫出來,現在正處于恢復和重建的階段。如果再次陷入與鄭龍和李宇的沖突中,將會給朝廷帶來更大的壓力和困難。他不希望朝廷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而是希望朝廷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