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魏藻德開始著手準備,他暗中搜集了一些關于李宇的情報,了解他的喜好和性格,以便更好地投其所好。同時,他也開始物色一些能夠幫他牽線搭橋的人,希望能夠盡快與李宇取得聯系,表明自己的投靠之意。
在這個過程中,魏藻德雖然心中有些忐忑和不安,但他知道,這是為了自己和家族的未來,他必須勇敢地去面對和嘗試。他相信,只要能夠成功投靠李宇,他和家族就一定能夠在這個亂世中立足并發展下去。
在京城之外,牛二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向著這座古老的城市進發。他的眼中閃爍著對勝利的渴望,對權力的追求。而與此同時,京城周邊的其他勢力則選擇了旁觀,他們都在靜靜地觀察著這場即將上演的大戰,試圖從中找到最有利的時機,以便在最后選擇投靠的勝者。
這些勢力在牛二攻打他們的時候,都選擇了投降,以此保存了自己的實力。他們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只有保全實力,才能在未來的爭斗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他們選擇了坐山觀虎斗,靜待時局的變化。
牛二對于他們的選擇并不在意,他深知這些勢力都是墻頭草,哪邊風硬就往哪邊倒。但他也并不擔心,因為他有足夠的實力和信心,能夠攻下京城,成為這場爭斗的勝者。
在牛二的大軍壓境之下,京城內的守軍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牛二的凌厲攻勢。京城的城墻在炮火的轟擊下逐漸崩塌,守軍的士氣也在不斷地消磨。
而在這個時候,那些旁觀的其他勢力則開始蠢蠢欲動。他們都在密切關注著戰局的進展,試圖從中找到最佳的投靠時機。他們知道,一旦牛二攻下京城,成為新的掌權者,那么他們就必須盡快表明自己的立場,以換取牛二的信任和接納。
然而,這些勢力的想法卻過于天真。他們以為只要投靠了勝者,就能夠在這個亂世中立足并發展。但他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忠誠與信仰。在這個亂世之中,只有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則,才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輕易投靠他人的人,最終只會成為他人的棋子,失去自己的尊嚴和價值。
在牛二連續多次對京城發起的猛烈攻勢下,孫傳庭與盧象升兩位名將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決心。他們精心布置防線,利用京城的地勢與城防設施,成功地打退了牛二的一次又一次進攻。兩位將領不僅指揮若定,而且身先士卒,極大地鼓舞了守城士兵的士氣。
隨著戰斗的持續,李宇一方與朝廷之間的僵局逐漸形成。牛二的大軍雖然人數眾多,但在孫傳庭與盧象升的巧妙部署下,始終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而朝廷方面,由于早就預見到了可能的戰事,提前儲備了大量的物資,確保了守城士兵的糧食與武器供應無憂。
更為明智的是,朝廷在戰事爆發前,就已經組織了大量百姓出城避難,從而避免了戰爭對無辜百姓的直接傷害。這一舉措不僅贏得了百姓的感激與支持,也極大地減輕了京城的防守壓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至少能夠堅持一年時間沒有任何問題。而李宇一方則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他們不僅需要維持大軍的糧草供應,還要應對來自其他勢力的窺視與挑釁。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宇一方的士氣與戰斗力都在逐漸下降,而朝廷方面則因為堅守信念與原則,士氣日益高漲。
孫傳庭與盧象升深知,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信仰與忠誠的考驗。他們堅信,只要朝廷能夠堅守住京城,就能夠贏得更多的民心與支持,從而在未來的爭斗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兩位名將的智慧與勇氣成為了朝廷堅守的基石。他們不僅成功地抵御了牛二的進攻,更在戰爭中錘煉了一支忠誠勇敢、堅韌不拔的軍隊。而這一切,都為朝廷在未來的爭斗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宇望著眼前焦慮的牛二,眼神中透露出沉穩與堅定。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牛兄弟,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不必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朝廷雖然看似只剩京城,但他們的底蘊猶存,孫傳庭與盧象升都是不可小覷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