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孫傳庭的感慨,李宇的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眺望著遠方的天際,仿佛在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孫大人,世事無常,人生如棋局局新。”李宇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當初我拼盡身家,只為求得一線生機。那時的我,從未想過會有今日之局。”
他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向孫傳庭,繼續說道:“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在這亂世之中,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已的生存和信仰而戰。我李宇也不例外。”
孫傳庭點了點頭,他深知李宇所言非虛。在這個亂世里,每個人都必須做出自已的選擇,承擔自已的責任。他感慨地說道:“李將軍,你的成長和成就確實令人矚目。然而,朝廷與你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化解。我們此次前來,是希望雙方能夠找到一個和平解決的辦法。”
李宇微微一笑,他明白孫傳庭的言外之意。他說道:“孫大人,我李宇并非嗜殺之人。然而,在這個亂世里,想要生存就必須有力量。我手中的兵馬和地盤,都是我為了生存和信仰而拼來的。”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不過,我也明白,長期的戰爭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因此,我愿意與朝廷進行和談,共同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會放棄我的立場和利益。”
孫傳庭聞言,心中不禁暗自佩服李宇的坦誠和決心。他說道:“李將軍,你的坦誠和決心令人敬佩。我相信,只要雙方都有誠意和決心,我們一定能夠找到一個共同解決問題的辦法。”
面對孫傳庭提出的和談條件,李宇的反應顯得頗為冷淡。他微微皺眉,目光銳利地看向孫傳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什么?就這樣撤軍,口頭封王有什么用,還不如來點實際的。”
孫傳庭聞言,臉色微微一變。他深知李宇并非易于說服之人,但沒想到他會如此直接地表達自已的不滿。不過,作為朝廷的代表,孫傳庭仍然保持著冷靜和耐心。
“李將軍,請聽我一言。”孫傳庭緩緩說道,“朝廷的封賞并非只是口頭承諾。一旦和談成功,朝廷將正式冊封你為魯王,并賜予你相應的封地和待遇。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李宇冷笑一聲,道:“孫大人,我李宇并非貪圖富貴之人。我所追求的,是實實在在的權力和地位。口頭封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要的是能夠真正保障我及我手下將士們利益的實質性條件。”
孫傳庭點了點頭,他明白李宇的擔憂和訴求。他說道:“李將軍,你的擔憂我們都能理解。但是,你也應該明白,朝廷的封賞并非只是虛名。它代表著朝廷對你的認可和尊重,也代表著你在大明王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當然,我們也知道,口頭承諾并不足以讓你信服。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商討具體的條件和保障措施。比如,在撤軍過程中,朝廷可以派遣官員監督,確保你的將士們得到妥善安置;在歸還地盤方面,我們也可以商定一個逐步實施的時間表,以確保你的利益不受損害。”
李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他意識到,孫傳庭的話并非沒有道理。雖然口頭封王確實不夠實際,但朝廷的封賞和認可確實能夠為他帶來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而且,通過進一步的商討和妥協,他完全有可能爭取到更多實質性的利益。
于是,李宇的態度開始緩和下來。他說道:“孫大人,你的話讓我有些動搖。但是,我還是要看到具體的條件和保障措施才能做出決定。我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商討這個問題,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孫傳庭聞言,心中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氣。他知道,李宇的妥協意味著和談的進展將更為順利。于是,他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當然,李將軍。我們愿意繼續與你商討這個問題,直到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