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也贊同這位大人的意見。”孫傳庭說道,“我們可以先與李宇進行和談,爭取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內部整頓,提高朝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未來的決戰做好準備。”
崇禎皇帝聞言,雖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知道這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崇禎皇帝堅決地拒絕了李宇提出的禪位要求,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作為大明王朝的帝王,他深知自已的責任和使命,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已的皇位和國家的尊嚴。
“這個天下姓朱,是大明王朝的基業,朕作為朱家的子孫,有責任守護它。”崇禎皇帝目光如炬,語氣中充滿了豪情壯志,“即使李宇最終破城,朕也絕不會成為他的俘虜。朕寧愿以身殉國,也絕不忍辱偷生。”
朝臣們聞言,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他們深知,崇禎皇帝雖然性格剛烈,但心中始終裝著國家和百姓。他絕不會為了個人的安危而放棄國家的尊嚴和利益。
“陛下英明,臣等愿誓死追隨陛下,共赴國難。”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說道。
其他朝臣也紛紛表態,表示愿意與崇禎皇帝共同面對這個危機。他們深知,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抵御外敵的侵略,守護大明王朝的基業。
然而,現實卻比崇禎皇帝想象的要更加殘酷。李宇的勢力日益壯大,而朝廷卻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盡管崇禎皇帝和朝臣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局勢仍然在不斷惡化。
“陛下,臣認為,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解決這個危機。”孫傳庭憂心忡忡地說道,“否則,大明王朝將面臨滅頂之災。”
崇禎皇帝聞言,眉頭緊鎖。他深知,目前朝廷的實力確實難以與李宇抗衡。但是,他絕不會輕易放棄。他相信,只要他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度過這個危機。
“朕知道局勢嚴峻,但朕絕不會輕易言敗。”崇禎皇帝堅定地說道,“我們必須想辦法找到李宇的弱點,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朝廷爭取一線生機。”
魏藻德深知崇禎皇帝的脾氣和立場,明白在禪位這個問題上已經沒有商量的余地。他理解崇禎皇帝作為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所承受的壓力和責任感,也深知崇禎皇帝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已的皇位和國家的尊嚴。
“陛下英明,臣等定當竭盡全力,為朝廷效犬馬之勞。”魏藻德雖然心中無奈,但也只能表示忠誠和支持。
然而,他同時也意識到李宇那邊的強勢態度,以及和談破解的可能性。魏藻德深知,朝廷的命運掌握在崇禎皇帝手中,而他作為臣子,只能盡力而為。但他并不想和朝廷一起滅亡,他開始考慮自已的后路。
“魏大人,你看這局勢,我們該如何是好?”一位同僚悄悄地問魏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