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孫傳庭的不屑與質疑,李宇作為高麗的使者,深知此次和談的重要性與艱難。他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鎮定與禮貌,回應道:
“孫將軍,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過去的紛爭與恩怨,我們高麗愿意承擔應有的責任。但請您也理解,每個國家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與考量。當初大明內亂,我朝確實有所行動,但那也是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做出的選擇。
如今,大明國力恢復,兵強馬壯,我朝深感敬佩,也深知無法再與大明抗衡。因此,我們帶著誠意與敬意,前來求和,希望能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兩國之間的爭端。
當然,我們明白,道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實際行動。我朝愿意按照協議支付賠款,同時加強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邊境的安寧與穩定。
孫將軍,和平來之不易,愿我們能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開創兩國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李宇的話語誠懇而堅定,他試圖通過闡述高麗的立場與誠意,來打動孫傳庭,為兩國之間的和平解決鋪平道路。
孫傳庭聽著李宇的陳述,神色逐漸緩和。他并非不知變通之人,也明白戰爭并非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在權衡利弊之后,他緩緩說道:
“李使者,你的話我聽到了。大明作為泱泱大國,自然有容人之量。但你們必須明白,這次的教訓是深刻的。未來,若再有類似行為,大明必將嚴懲不貸。
至于和談的具體事宜,我們會繼續商討。只要你們能拿出足夠的誠意與行動,大明愿意給予你們和平的機會。”
孫傳庭的表態,意味著和談的大門并未完全關閉。李宇聽后,心中松了一口氣,連忙道謝并承諾將盡快向高麗王匯報,繼續推動和談的進程。
孫傳庭的話語堅定而有力,他向高麗使者明確提出了和談的條件。這些條件不僅體現了大明對高麗的懲罰與警示,也展示了大明作為強國的威嚴與要求。
“你回去告訴高麗王,”孫傳庭沉聲說道,“這次占領的土地都必須交出來。這是我們大明的底線,不容置疑。同時,你們還需要賠償大軍和百姓因戰爭所受的損失。這些損失包括但不限于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戰爭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使者聽著孫傳庭的條件,臉色變得凝重。這些條件無疑對高麗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他也明白,這是和談所必須面對的現實。
孫傳庭繼續說道:“最主要的是,高麗必須向大明稱臣。這是你們對大明尊重和服從的象征。只有你們真正認識到自已的錯誤,并愿意臣服于大明,我們才能確保未來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