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嘆了一聲“哪敢攀就靈仙宮不過是為了安穩活過這三年而已。而今身無牽掛,小弟得去找一處避雨遮風的住所了。”
猴臉男子拱手相送“道友請。”
待到張良離開后,猴臉男子嘖嘖一笑,感嘆道“今日著實大賺一筆啊以我手法,煉制小遮掩陣,耗費靈石不過百枚,賣這小子180枚靈石,幾乎賺了一倍。這院子,我再布上陣法,再添一個聚靈法陣,租個300靈石也不為過。哈哈一日賺得300靈石,外面的日子果真比宗門內逍遙啊”
猴臉男子覺得自己撿了大便宜。
殊不知,張良也覺得自己撿了大便宜。
他知道自己多半被坑了,但他不在乎。對這些宗門子弟,可能只是付出了一些尋常之物。但自己一個小小漁農,馭蟲術與獨立法陣,卻是平生僅見。這才是他伸腳邁進這修仙世界的第一步。
離開十里靈湖,便再也無人知曉自己所隱何處。甚至,即便自己跑到凡間,隱居凡人之中,只要每半月過來點個名,也未嘗不可。
當然,張良沒有選擇那么做,而是在清風島的一處近海懸崖處,找到了一個崖邊洞窟。
這洞窟并不大,只有十余米深,內部低凹,弄點海水進來,便可充當臨時池塘。
靈蝦洄游之前,會有人來此垂釣,且不失為一處佳地。但是而今靈龍蝦遷徙,宗門進駐,大家都想方設法,借機提升和壯大自己,還有誰來這里悠閑垂釣
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這必是一處清靜之地。
當張良通過御水訣,將洞內凹地填上,這才靜下心來,仔細翻看今日購得的蟲經育蟲百法和馭蟲術。
經過一夜鉆研,張良也是了解了養蟲馭蟲之術的博大精深。
蟲經,其實就是一本仙海靈蟲的科普書籍,上面記錄著超過千種仙海靈蟲,從普通靈蟲,到三階靈蟲,雖說好像不全,但絕對夠自己用了。三階之上,這蟲經就沒記載了。后續恐怕就不是自己區區數十枚靈石能夠買到的了。
育蟲百法,倒不是真的有一百種養法,玉簡里只講了十種常見普通靈蟲的養法,并針對這些靈蟲,給出了一些系統性的養法。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張良出門,給靈蟲喂養了一階下品兇獸殘骸。其實此法并不算高級的養法,真正能讓靈蟲變異增產的,最好的方法是喂養靈蟲殘骸。
若無靈蟲殘骸,則需經過一些系統性的調配飲食。和人一樣,天天吃肉,哪有葷素搭配來得健康靈蟲也是一樣,肉質太強,易爆體而亡。肉質太弱,沒有強化作用。海藻種類單一,營養不夠。搭配一些海泥,反而效果更佳
總之,看完育蟲百法,張良真覺得自己以前養蟲太過隨意。
他也發現,養蟲之事,并不簡單。除了要耗費不少時間給靈蟲尋找食物之外,也需要耽誤不少的時間,因為養蟲也并非一日功成之事。
即便按照規范喂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有所收獲。
更重要的是,入階靈蟲的誕生,是需要大量普通靈蟲基數的。往往一池靈蟲中,出個兩三只入階靈蟲后,普通靈蟲也就只剩下一二成了,以至于普通靈蟲靡費巨大。
不過,張良此刻卻頗為激動。因為這育蟲百法中,赫然就有海蝗的存在。
唯一可惜的是,海蝗種類繁多,也不知道黑魚珊瑚礁的海蝗,和清風島這邊的海蝗,有多大區別。
實在不行,用海蝗殘軀喂養海蟑螂也行。
至于最后的馭蟲術,則是一種控制入階靈蟲的法門,每日需要以養蟲者的一滴精血,稀釋喂養,過了一段時間,馭蟲者便可與靈蟲產生一絲微弱聯系。
屆時,便可控馭靈蟲,為自己做事。
甚至,馭蟲術中提到,一旦靈蟲進階一階上品,便可以將靈蟲派出,為自己偵查,待靈蟲回歸,可溝通靈蟲,相互感應,了解一些靈蟲的發現。
甚至,在馭蟲術還提到一門高深用法,可將其作為自己的第二視角。
但可惜,在這馭蟲術里,并未涉及,估計要更高明的馭蟲術才行。
“看來,我能不能走出清風島,多半要落在這養蟲身上了。”
張良收起玉簡,找到了一條模糊的出路。
走不出清風島,自己必將在此蹉跎數十年,縱然屆時煉體大成,能不能加入宗門,也不好說。
但這飼養靈蟲,必是一條途徑。
海蝗海域,勢在必行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