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員現在才真的相信,電子計算機的功能是真的無比的強大,簡直就是神器,真正的神跡,而這個神跡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留著十個程序員繼續努力修改優化代碼,監控機器的運行,其他人都跟在葉星的后面,開始對所有的加工設備進行升級優化,要繼續提升設備性能。
葉星領著章大師等主要的主管二十多人,從半導體的原材料提純制造開始,到最后的芯片的制作,進入每一個工作間,調試檢每一臺設備和工藝,配合所有技工高手,對設備全部進行了重新的改造。
葉星全部采取了他能想出來的最好技術,并且用他的大腦進行了極端模擬,推理之后才來改造生產設備。
終于憑最新的電子顯微鏡,激光技術,晶體管排布方式等新加工技術,把比原來高達百倍的晶體管、三極管、電阻、電容、電感及布線精密地加工一片芯片之上,
三個月之后,芯片的大小沒有改變,但是晶體管的密度提高了百倍,調試了幾天之后,新的一臺電子計算機制造成功,導入操作系統之后,性能再次提高了萬倍。
除了主機芯片之外,磁性存儲讀取設備,在性能上也有了極大的進展,并且主機的外接口上可以隨時掛接新的存儲設備,并不需要斷開
電源。
而十個程序員,利用葉星的開發框架,三個月時間不間斷開發的情報分析系統,在葉星的指導和優化下,也成功初步開發出來了。
新造的電子計算機,安裝在了情報分析室,成為情報室專用設備,擁有一百個終端,可以一百人同時使用,而且接入了監控室的所有信號,可以由計算機來自動監控基地外間的情況。
唐小山把情報分析組的所有人員召集過來,讓程序員教授在電子計算機上進行情報分析操作方法,同時分析員可以對著顯示器,用鍵盤對各個情報人員進行指令分發,遠在萬里之外情報人員,在自己的電話上,立即就收到加密的指令代碼。
以前這些工作要花費分析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現在,只須一會兒就完成了,效率提升百倍,關鍵是可以隨時檢索,不必翻查紙質記錄。
葉星在這臺情報分析主機的主板上加上了液冷的循環導管,機箱上加設了極小型冰靈晶冷卻陣,開發了高性能的可充電電池作為電源,確保機器可以長期無障礙運行。
葉星把所有研究員叫來,一起吃了一個大餐,然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全部寫在方案上,要求眾人持續改進軟硬件,并且立即開始為天星電信,星月物流,天星銀行,天星國政府機構生產電子計算器。
葉星把數百人的情報分析員,只留下一百人,其他的三百多人,全部加入程序員行列,這些情報分析員,本就最擅長的是嚴密的邏輯分析,稍作訓練之后,就是最佳的程序員。
三百多個情報分析員分成六個小組,開始為天星電信,星月物流,天星銀行,天星國政府,天星軍,五個核心部門研究開發業務系統。
五個核心程序員帶領50人持續改進操作系統,另五個
核心程序員,則每人帶領一個50人的團隊,各自主持開發一套業務系統。
五套業務系統,葉星只有設想和框架,并沒有現成的軟件,但是葉星還是從記憶中取得了一個簡潔的模板,讓五個小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
所有人都看到了,半年的時間,葉星根本沒有任何的休息,完全是嘔心瀝血的,但是每天,他都精神奕奕的,檢查著每一個項目的進展,不時提出超前的見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