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設備的諧波減速器磨損了。”陳麟指著機械臂關節處,“至少三個月沒更換了,對吧?”
錢明的臉色瞬間煞白:“這個……我們確實延長了保養周期……”
“愚蠢。”
陳麟的聲音冷得像冰,“省下的維護費還不夠彌補因此導致的返工損失,立即停機檢修,所有同類設備全面排查。”
來到最后的測試跑道區,陳麟親自坐進一輛剛下線的樣車。
隨著引擎啟動,底盤與地面間的藍色光暈均勻擴散,他在車內猛打方向盤做了個急轉彎,車身幾乎零側傾。
“懸掛調校得不錯。”陳麟難得地給出肯定,“是誰負責的?”
一位女性工程師怯生生地舉手:“是我,陳會長……我參考了第七代飛行車的算法,但簡化了70%的運算量……”
“聰明的方法。”陳麟點頭,“你叫什么?”
“林小雨,工號qx-4491。”
“從明天起,你調到研發中心參與新項目。”
陳麟說完,轉向錢明,“給產線工人加裝神經輔助外骨骼,那些碳纖維部件太重了,長期搬運會造成腰椎損傷。”
“哪怕是能使用治療艙修復,但畢竟不是自己原裝的不是?”
“是。”
錢明立刻點頭。
當視察接近尾聲時,陳麟突然要求查看員工食堂和休息區。
在明亮的餐廳里,他嘗了一口自動配餐機提供的午餐,眉頭立刻皺起:“蛋白質含量不足,維生素配比也不對……”
不銹鋼墻面折射著冷白的頂燈,陳麟的手指在自動配餐機的玻璃外罩上滑過,精密齒輪組發出蜜蜂振翅般的嗡鳴。
全息投影菜單正在輪播今日套餐:紅燒牛肉(合成蛋白)、熗炒時蔬(水培溫室直供)、米飯。
“會長,要試吃a套餐嗎?”
錢明正要操作終端機調取管理層特供餐。
“拿普通員工的。”
陳麟抽出一套智能餐具,碗底芯片接觸桌面的瞬間亮起藍光,“叮”的提示音后,光幕顯示:蛋白質含量19.3g,低于推薦值27%。
銀灰色機械臂將餐盤推送而出時,陳麟的瞳孔微微收縮——米飯顆粒的棱角過于規整,顯然是3d打印的再生淀粉制品。
他用鈦合金叉尖戳破紅燒牛肉的焦糖色表層,看到內部蜂窩狀的仿肌肉紋理結構。
咀嚼第三下時,陳麟下頜突然停住:“牛肉的納米壓印工藝有問題,肌原纖維排列角度偏差至少15度。”
他轉向正在用餐的工人們,某個角落傳來壓抑的咳嗽聲。
那是個穿淺藍工服的年輕女工,餐盤里的熗炒時蔬幾乎沒動。
陳麟的余光捕捉到她手腕內側的微電流理療貼——那是治療慢性胃炎的輔助器械。
“這個月食堂的采購負責人是誰?”陳麟舀起一勺量子纖維米飯,淡紫色的米粒在勺中詭異地保持立方體形態,“用的是第三代淀粉重組技術?”
錢明的喉結上下滑動:“新換了供應商,成本降低了40%……”
“降低成本是不錯,但是最好不要在這上面花費心思,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在這種東西上減少投入了。”
“這維生素b12含量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