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眼中燃起戰意。
“趙將軍,”陳麟的目光投向全息投影中的聯合艦隊司令,“‘靜默海域’的封鎖就拜托艦隊了。”
“部署方案我原則同意,但強調兩點:第一,偵測陣列必須包含對亞空間背景信息擾動的監控模塊,這是‘燭龍之眼’升級的核心需求,技術細節周博士團隊會對接。”
“第二,武力驅逐優先,終極摧毀是最后手段,任何進入禁區的目標,無論身份,先嘗試以最高強度、非接觸性的信息干擾(如強邏輯噪聲廣播)進行驅離,無效后再考慮物理摧毀。”
“務必避免能量爆發,防止激活我們未知的潛伏污染,如果封鎖線有任何異動,第一時間直接向我報告。”
“遵命,陳會長!”
趙上將沉聲回應,陳麟的補充要求更具體也更謹慎,他并無異議,“艦隊會用最堅固的鎖鏈,鎖死那片星域。”
最后,陳麟看向科學院顧問的投影:“顧問先生,科學院的基礎研究至關重要。”
“基于脫敏數據,我需要你們在幾個方向重點突破:首先是高維能量風暴與已知亞空間現象的關聯性建模,尋找其規律性或異常點,其次是未知強輻射的生物及信息效應模擬,建立理論防護模型,最后則是需要你們在空間結構穩定性在極端扭曲下的崩潰閾值研究。”
“這些是構建‘防火墻’的理論基石,研究成果到時將直接同步周博士的‘零號研究室’和‘防火墻’計劃團隊。”
“科學院必將竭盡全力,陳會長。”
顧問鄭重承諾。
指令清晰下達,各環節開始高速運轉。
陳麟沒有離開指揮中心,他坐回主位,深邃的目光再次投向星圖,udf-7243的傷疤如同一個丑陋的瘡口。
他調出深空探測網絡的實時數據流,無數光點代表著人類活動的艦船、空間站、探測器……它們在星海中看似渺小,卻承載著文明的重量。
“會長,”
一個沉穩的聲音在通訊中響起,是情報分析主管。
“我們按照您的指示,對近三年來所有深空探索項目、尤其是涉及引力透鏡、零點場脈動或亞空間探測的項目進行了初步梳理和風險評估。”
“講重點。”
陳麟言簡意賅。
“是……絕大多數項目目前狀態穩定,風險可控。但有一個項目……‘深潛者七號’勘探船,三個月前進入位于‘靜默海域’禁航區邊緣、但尚未正式劃入的k-77星塵礦脈區進行例行勘探。”
“其最后一次常規通訊在24小時前,報告一切正常,按計劃將于72小時后結束勘探返航。”
陳麟的指尖在控制臺上輕輕敲擊了一下:“k-77?我記得那片礦脈富含零點場敏感晶體。”
“是的,會長。這正是我們關注的原因。”
“其常規報告雖然正常,但我們的被動式亞空間背景噪音監控網絡,在‘深潛者七號’作業區域,偵測到極其微弱、間歇性的信息擾動……頻譜特征……與‘后土號’黑匣子記錄中,張薇博士啟動最高功率探針前的背景‘低語’,存在……0.73%的相似性系數。”
“雖然低于警報閾值,但……值得注意。”
0.73%……
在浩瀚的宇宙背景噪音中,這個數字渺小到幾乎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