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一場戰斗對于這位老指揮官來說是一場硬仗,對于玩家們來說同樣也是一場硬仗。
此刻的老指揮官心里很清楚,雖然他對眾人說的是在必要的時候他們要進行突襲。
但是實際情況是,他們可能會從戰斗的一開始就選擇突襲。
因為通過蟲族的布局,老指揮官很容易就想到了他們這一次開戰的目的是什么。
要知道他們這個星系在半徑三光年的范圍內投放了數十萬個探測器。
這一些探測器在這些范圍內四處躍遷,一旦發現了敵人的行蹤,他們就可以立刻告知總部。
而這些探測器發現蟲族距離通常是在2光年到25光年的范圍,并且是不同方向,不同區域。
但是通過這一點,老指揮官就立刻能夠分析出他們的探測器的覆蓋半徑早就被蟲族所知曉了。
所以蟲子們提前布置好了這一切。
既然能知曉自己這邊的偵查半徑,那么對于自己星系內部的情況蟲族肯定也了如指掌。
甚至說自己在聚集兵力的時候它們就已經來了,但是為什么那個時候它們都沒有發起進攻。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也非常的簡單。
因為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等待自己這邊的戰艦數量達到某一個閾值。
而這個閾值便是它們能夠輕松將自己這邊的戰艦給全部擊毀,但是它們損失不會太大。
現在自己這邊的戰艦數量閾值剛好達到了它們需求,所以他們發起了進攻。
這個進攻時機可以盡可能多的摧毀己方的戰艦,還能盡可能少的減少它們的損失。
對于蟲族的這一套方案,老指揮官也不得不佩服,如果他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他一定也會采取同樣的戰術。
但是如果他是蟲族,然后他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估計就不會去采取這樣的戰術了。
因為站在文明的角度上來講,兩個水平差別不大的文明交戰,更多的是拼雙方的儲備。
如何能以更少的損失換取對方更大的戰損,這才是決定戰爭勝負走向的關鍵。
如果站在在蟲族的角度上來講,它們則完全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因為蟲子們的繁殖能力驚人,交戰只要它們能把你的這一批戰艦換掉,那么對于它們來說都是賺的。
但是現在自己所遇到的這一幫蟲子,哪怕在擁有這樣的先天優勢下依然采取這樣的戰術。
說明了什么
這說明了他們以前對蟲族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蟲族的作戰方式一點都不莽。
并且蟲族的智慧絕對不可能低。
其實對于現在的這一場戰斗,他本意是很不想交戰的。
但是這些蟲族發動的是突襲,他們根本沒有準備的時間。
如果他們提前得知了蟲族的動作,那么他一定會第一時間帶著艦隊撤離的。
但是很可惜,現在的他們沒有這個機會了。
因為他們有不少的戰艦現在還停在港口做戰前維護,要讓這一些戰艦的工作人員立刻回到戰艦內部,并且離開港口,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不光是戰艦內部的工作人員,就包括空間站和行星的人員調動也是需要時間。
現在按照蟲子們的速度,它們應該在兩小時左右就能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