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實話告訴你們,之前我給你們說的都是真的,制造這顆戰星,就材料成本就是500億算上我機器人的損耗加上我的人工什么亂七八糟的,固定開支,至少也是900億打底了。”
“這樣我就當交個朋友1000億,這事咱們就定了,你們看如何”
聽到這里過來談判的幾名玩家也開始私下里溝通了起來。
“我總感覺這個價格還有很大的水分在里面。”
“但是看他的態度,估計這就是底線了。”
“主要是我們不太清楚里面的具體成本,如果他說的是真的的話,那么這個價格倒也還合理,畢竟去掉成本,人家再怎么都要賺一點的。”
“你說一分錢不賺給我們白干活,這肯定不可能,但是如果他說的不是真的,我們這一波豈不是就虧大發了。”
“咱們先探探底,看一看,能不能再往下面壓一點。”
質量好了之后,只聽到玩家們開口說道。
“一千億還是太貴了,我們也不墨跡了800億,如果這個價格還不行的話,我們就只能看一看其他的裝備了,因為我們之前去打聽過了,中子戰星之所以銷量低,不是因為他不強而是因為他的性價比很低。”
“同樣的價格購買的中子戰星只能和八階初期文明對抗,但是同樣的錢,我們全部投入到戰斗機器人上面,那么我們至少能夠和八階中期亦或者后期的對抗。”
而此時聽到這里泰隆也立刻說道。
“我說各位老板們,你們這是沒了解整個事情的全貌啊,雖然這樣的價格購買的機器人的確是能夠達到你們說的那個效果,但是人家給你說這件事的時候,他們很明顯沒有考慮到一個前提。”
“那就是機器人的損耗速度,說的直白一點,你們就算購買了足夠量的機器人可以和你們的敵人對抗又有什么用呢
你們能夠確保你們第一次出兵就把敵人斬殺了嗎很明顯你們不能保證。
如果第一次出兵沒有斬殺敵人,你們剩下的機器人,你們覺得在第2次和滿狀態的敵人交戰的時候,你們有勝算嗎”
“所以你們一旦購買了機器人,那么意味著你們每一次和敵人戰斗之后,你們都需要花一部分的錢再去添置一定量的機器人。”
“給你們說我就是這個聯合體的三大機器人出售方之一,這機器人買賣里面的彎彎繞繞,我可太明白了。”
“雖然咱這個中子戰星,比起機器人要貴了那么一點,但是這東西可不比機器人大戰結束之后稍微修復一下,又能繼續用了,甚至說有的時候受傷比較輕的都不需要刻意修復,只需要等他自我修復就行了。”
“如果是用的機器人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你們的機器人可能會被引開,然后逐個擊破,但是用的這玩意兒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出現被敵人沖散的陣型亦或者一個大規模清場技能直接清理掉,大片的機器人導致戰力瘋狂下跌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