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經過了這么多代文明的努力考慮到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這個實驗最終還是失敗了,這種特殊的金屬無法被合成也無法被替代。“
“并且它的含量在宇宙中非常的稀少。“
“所以想要依靠制造這種金屬躲避災難的想法,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到了我們這個階段,物質的理解都已經達到了極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是無法解開它的奧秘。”
“致后來的文明,如果未來的你們在物質理解上面無法突破現有的理解,那么請你們千萬不要把時間花費在這一件無意義的事情上。“
“如果說未來當你們物質理解提升到了某一個層次之后,你們可以考慮再回來對其進行研究。”
“而在此之前,我希望你們可以考慮換一種研究方向,而我結合了這么多文明,經歷了這么長的時間,我覺得一衛的防御并不是好的去處。”
“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拾起對于困住我們牢籠的研究。”
這一名研究人員在最后給后來的文明留下了這樣的建議。
在往后的幾個文明他們并沒有聽從這人的話繼續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最終取得的進步都非常的小。
就這樣大概經歷了5個文明之后,最終第6個文明開始了轉型,他們把研究的方向放在了困住他們的氣泡上。
而轉變了方向之后,文明發展的齒輪再一次變動,往后聞名的科學水平也不斷的在晉升。
就這樣春去秋來,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外面那層,能量體的強大同時也對此有一股難以言說的無力感。
他們想盡了辦法投入了諸多的資源,但是都沒能攻破那一層壁壘。
對于那種能量體的情況江遙也非常的清楚,里面含有的物質它最多只能分析出10左右,但是氣泡類的文明靠著一代代的積累,硬生生的理解了百分之二十。
江遙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夠這么快的獲得這樣的進度,是因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氣泡內部的文明,沒有任何人指路,他們能做的就是一代一代的積累。
就這樣他繼續看著文明的發展。
而對于氣泡的鹽,大約經歷了10輪文明,最終取得了20的研究進度,按照這種進度推算,尤其是到了后期,想要獲得進度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甚至說無法再次獲得進步,所以第11輪文明停止了這方面的研究。
而到了這個階段,他們對于物質的理解能力也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轉而他們又開始打起了金屬的主意。
第六十二號文明是一個傳奇。
他是這么多人,文明中唯一一個躲過了大毀滅時代的文明。
沒有錯,他們研究出了能夠抵御大災難的金屬。
這一個發現讓所有的人都非常的亢奮,雖然說沒有研究出來原有的金屬,但是他們研究出了,不管是一強度還是其他方面都完全一模一樣的金屬,對其進行了替代。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他們利用了500多萬年的時間,生產出了足夠的金屬,制造出了他們的方舟,然后讓文明之中的所有人都躲了進去。
這個文明憑借一己之力開啟了文明的新紀元。
希望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