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青山回來了。
菜籃子里有一只雞,一條魚還有一塊羊肉,幾種青菜。
陳悅打趣說“馮神醫,我也來嘗嘗您老的手藝,在咱們臨東,能嘗到你老手藝的人,恐怕不多,剛才易院長還說,您的廚藝一點也不比您的醫術差。”
別管手藝如何。
能吃到馮神醫親手做的菜。
都可以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一輩子。
馮神醫在臨東,可不是一般人。
馮青山也不客氣,“丫頭,不是吹牛,我有幾種拿手的菜,你就是跑遍全華夏、全世界也吃不到。”
他有不少菜是他集百家之長特創的。
他又沒傳授給別人過,花多少錢也沒用。
陳悅認真打理福利院日常事務,特別尊重易遙。
馮青山對她感觀很好。
易遙笑道“我師兄還真沒吹牛,中醫都講究藥膳,他煲得湯一般的地方是吃不到。我記得我小時候,最愛吃師兄做的菜。”
馮青山有點發愣,仿佛回到幾十年前。
那時候易遙才五六歲,和現在的朵朵差不多。
也成天追著馮青山喊三師兄。
易遙小時候吃飯特別挑食。
易健章老爺子是個嚴格古板的人。
盡管寵愛小女兒,但也從不在吃飯上遷就她。
馮青山便千方百計的給小師妹做好吃的。
閑暇之余就研究各種飯菜做法,研究藥膳。
向當時各大飯店廚師學習。
只要聽說哪個地方有好吃的,都想盡辦法學到。
象研究醫學古方一樣研究古時菜譜。
他從來沒有提過他學廚師的師父。
因為他并沒有跟一位師父系統學過廚藝。
但他的廚藝水平,比很多大師級的都強得多。
剛開始,他多次被易健章訓斥,后來也就不管他了。
再后來他的膳食也讓馮青山負責了。
只是易健章老爺子死后,易遙成立福利院。
他開辦了青山診所后,就再也沒有做過飯。
師妹大了,吃飯也不挑食了。
他沒有再做飯的必要。
馮青山愣了片刻,“你們幾個在這聊著,毛毛,你去給我打下手,也好好學學,平時你做的菜就是浪費材料。”
陳悅本來想說去幫忙的,聽馮青山如此說,就坐著沒動。
廚藝和醫術一樣,一般都不外傳。
她貿然說幫忙,有偷學手藝之嫌。
趙麗麗小聲說“看來馮神醫準備收毛毛為徒,把廚藝傳給她了。”
毛毛學醫不行,說不定學廚藝就行。
易遙說道“別管他傳給誰,總比帶進棺材里好。師兄當年研究廚藝入了迷,哪種菜都是研究百遍千遍,每種菜的做法心得,他都能寫了上百頁紙。”
她回憶起當年。
師兄研究出一種菜的做法,都讓她先嘗嘗。
不由露出笑容,一轉眼四五十年過去了。
趙麗麗吃驚訝地問“易姑姑,有這么邪乎嗎馮神醫真的廚藝水平很高。”
她一直以為馮神醫就是會做飯,也就是和易飛差不多。
“你這個丫頭,我騙你干什么,你一會嘗嘗不就知道了。”
易遙現在見一次易飛不容易。
今天能見到他很是高興。
她不再提重振易濟堂的事,而是問他上高中是否習慣,和同學們相處是不是好,老師是不是對他好。
易飛笑道“奶奶,我們剛軍訓完,還沒有上課呢,老師我就認識余老師,你見過的,是很好一位老師。”
易遙心疼地說“都曬黑了,還有點瘦了,軍訓挺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