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廠里地盤可不小。
整個廠區加起來有幾百畝地大。
進廠門沒多遠就是辦公樓。
后面大約有一兩百米長的空地,栽滿了楊樹。
本首發站點為
再向里走才是廠房。
他們也沒有去分廠的辦公室。
刑志東直接領易飛去了一個比較新的廠房。
里面的設備也很新,從國外引進的。
易飛曾和周書文一起,參觀過一個搪瓷廠。
都是二十多年后的事了,里面一半的設備和這些一模一樣。
廠房里還放著一些工業用的反應釜、反應鍋什么的。
工廠里的工人也不忙。
三三兩兩的慢騰騰干著活。
有人認識刑志東,也只是打個招呼,接著慢騰騰地干活。
,
四分廠從民品轉到工業品后,加工任務就不重,因為遠離總廠,也沒人當回事。
在這上班的人,都和混日子差不多。
易飛看了生產線,知道這些設備加工熱水器搪瓷內膽肯定沒問題。
只是不知道他們技術怎么樣。
不是有設備你就能加工出來,原料、工藝占主要因素。
這些倒是不怕。
承包后可以慢慢培養一支工藝、技術先進的團隊。
有關搪瓷的一些先進工藝、材料他還是知道的。
盡管沒有廚衛電器那么精通。
刑志東領著易飛又看了幾個加工、焊接車間。
“到時候我們可以先進行資源優化,包括設備和人,也不說啥承包金,但每年的產值肯定得高于現在一定數額,有把握嗎”
既然是承包肯定會要求產值、利稅、工人收入都有提高。
要不然,承包的意義何在。
刑志東關心的也是這個問題,能不能賺到錢,當然得看到產值能不能提升。
“刑廠長,只要咱們把那幾個車間一些設備能優化過來,產值提高五倍怎么樣。”
易飛說道“當然,第一年我沒把握,第二年開始,我肯定有把握。”
不說別的,光他自己需要的搪瓷產品就不少。
這地方空有好設備。
每年就生產一點計劃內的,大部時間空閑,翻十倍都有可能。
四分廠以前是做民用品的,這兩年主要是工業搪瓷。
本首發站點為
民用品車間停止了,也可以恢復起來。
趙總有外貿公司,可以拿到一些外貿訂單。
搪瓷制品做的新穎別致一點,在國內也有不少的銷量。
二三十年后的搪瓷制品,他又不是沒見過。
“那我就明白了。”
刑志東豪氣地說“易飛,我們吃午飯去,想吃什么只要咱臨東有,咱就去吃什么。”
別看他還是小孩,比趙秋城來了還得更重視。
小孩都喜歡吃、喝、玩。
趙秋城反而無所謂。
他山南海北的跑,什么沒吃過。
,
易飛真把四分廠產值提高五倍甚至更高,賺多少錢先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