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路的臺階都年久失修,非常難爬。
剛爬到一半。
趙麗麗就爬不動了。
就這一半的路上,易飛他們已經看到三座寺廟的遺跡。
只能說是遺跡了。
保存的最好的,房子也基本坍塌完了。
倒是留下不少幾百年的古樹。
余春芳說道:“以前大威上樹林茂密,前些年被砍了不少,這些廟址里的樹,村民們害怕,倒是保留下來。”
易飛點點頭。
全國的情況都差不多。
相對北方的山來說,大威山的樹已經算多的了。
“今天我們就看到這吧,我也是大概瞧瞧。”
易飛看趙秋城和余春芳也有點累了。
真要爬到山頂。
估計到天黑都不一定能下得來。
大威山又不是一個山峰,而是連綿數個山峰。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下山的時候,他背著姑姑也不容易。
趙秋城說道:“遠看不知道,這近了,大威山可不小,真要開發出來,可得不短的時間和大量的資金。”
真要像易飛的設想。
把這些古寺都恢復建造,加上修路和別的建筑。
沒有幾千萬想都不要想。
至少也得三到五年的時間。
不說別的,山頂上的廟要重新修建,把材料運到山頂都是個大工程。
“時間來得及,十年內建好就成。”
易飛說道:“資金也沒有問題,余家嶺基地的收入足可以支撐起大威山和小靖湖的開發,十多年后,就大靖湖的門票都得一兩百塊錢,再加上吃住等商業投入,也就幾年時間投入全部掙回來。”
旅游業是非常賺錢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一直盯著西陽大峽谷。
趁早建,投入要小得多。
現在的物價便宜。
無論人工還是材料都便宜得很。
資金方面。
易飛沒有擔心過,實在不行就多卡幾次bug。
他開發小靖湖和大威山,也不完全為了掙錢。
余老師的老家,姑姑也喜歡,那就開發出來。
“門票再貴,沒人來也沒用啊。”
趙麗麗說道:“就算一年來十萬人,一人掙他三百塊錢,也就三千來萬,哦,是不少,可是能有十萬人來嗎?”
“姑姑放心吧。”
易飛說道:“以后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每到節假日,有的是人出來玩。”
華夏缺的東西挺多。
可就不缺人。
真要把這里全開發出來。
就那幾年的一年兩個黃金周。
七天來的人估計都有幾十萬人。
每年接待上百萬人也有可能。
關鍵看建得怎么樣,宣傳得怎么樣。
四人坐在半山腰休息了一陣。
開始下山返回。
到開發的時候,再具體勘察。
易飛非常滿意,大威山具有5a景區的所有條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