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回到趙麗麗家。
客廳里坐滿了人。
趙爸爸和趙媽媽都在。
趙總和余老師也來了。
趙總正從包里拿出兩塊玉石擺在茶幾上,“苗阿姨,舅舅,這是我偶然得到的兩塊翡翠,這方面我是外行,你們給看看。”
易飛見過這兩塊玉石,在趙總的收藏室里。
是那種脫了皮的翡翠原石。
稱原石也午不妥當。
就是兩塊翡翠,大的一塊比拳頭還大些,小的一塊和拳頭差不多。
趙總沒說過他從哪里弄到的這兩塊翡翠。
易飛也沒問,無外乎別人求他辦事送的。
他是不會去買翡翠原石的。
易飛不懂翡翠,反正看著晶瑩透亮的,應該很值錢。
尤其是二十年以后。
那時候翡翠價格發漲。
八十年代,相比其它物價,翡翠的價格也很高。
但在收藏界,翡翠的大幅漲價是最晚的。
道理很簡單,別的東西大凡是炒起來的,翡翠好鑒定、收藏入門低,沒人炒作。
苗家做珠寶生意。
自然對翡翠比較了解。
趙總想讓媽媽和舅舅看看這玩意的價值算是找對了人。
不懂行的,還真的不好判斷。
易飛不懂翡翠,易家先祖并沒有把這方面的知識傳給他。
他只所以能大約判斷翡翠的價格是因為當初周書文喜歡翡翠首飾。
周書文的東西自然都是極好的。
但對于那些動不動拍賣出上億價格的翡翠。
她的身價就顯得有點體量不夠。
易飛能大約判斷出趙總送給余老師的那對手鐲過些年能值幾百萬,是因為他曾經在一個商店看到過類似的手鐲。
后來奶奶說那是什么皇家紫。
那價格應該要翻上不少。
易飛覺得皇家紫的手鐲估計不會出現在那個并不是特起眼的翡翠商店。
加工成首飾的翡翠,易飛根據經驗能判斷出大約價值。
這兩塊石頭,他就看不出來了。
只是覺得應該很好。
大家看易飛進來,都把目光轉向他。
都知道他去了市府,要把那批古董要回來,不知道結果如何。
尤其是趙秋城。
收藏是他最大的愛好。
李宏海收羅的苗家和易家的東西,那還能差得了?
剛才苗仲遠說了,苗家的所有在臨東的財產都歸易飛,當然也包括這一批古董。
易飛又不搞收藏。
他的東西還不是擺在自己的收藏室?
趙秋城不貪財,可有的東西不是你拿錢能買到的。
你就算知道誰有有什么用,人家不賣,你還能上門去搶?
“已經談好了。”
易飛說道:“你們繼續。”
還是等舅舅把這兩塊翡翠鑒定完再說。
本來也沒有大事。
苗仲遠先拿起那塊較大的翡翠。
他看了會說:“這塊是翡翠之芙蓉種,這種翡翠產量不多,品質好的價格也是很貴的,這塊已經算是極品了,收藏也成,加工成首飾也成,就看趙總的意思了。”
眾人一頭懵。
芙蓉種是啥玩意,還真沒聽說過。
這就是所謂的隔行如隔山。
苗惠昕說道:“前些時候,在港城的一個拍賣會中,一款芙蓉種的手鐲拍到兩百萬元,這塊翡翠的品質已接近完美,加工成手鐲的話,一個至少也能值個幾十萬,算是極其高檔的翡翠了。”
眾人不禁咋舌。
這大一塊石頭可是不止加工一個手鐲,加工個三四只總沒問題。
大家也不懂翡翠怎么加工的,就算只能加工一個也了不起了。
苗惠昕接著說:“這塊翡翠起碼能加工四對手鐲,十多個配飾,總價值超能到四五百萬。”
趙秋城說道:“這是六年前,我還在倒騰電子表時,一個生意上的朋友送的。”
當時他被抓了,是趙秋城把他弄出來的。
還幫他保住了他的貨。
那人就把這塊翡翠石送給他,多半也是個不識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