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惠昕坐到易飛旁邊。
趙麗麗一臉幽怨地說:“媽……”
苗惠昕明白,她笑著站起來坐到易飛的對面。
她越來越喜歡麗麗這個女孩。
毫不做作,敢愛敢恨,也沒有一點出身官家的嬌貴之氣。
要說缺點,也就是有點懶。
這也不算什么缺點,她在港城還有傭人呢。
趙麗麗嘻嘻一笑,一屁股坐到易飛旁邊,“畫什么呢,總不能這半下午就畫了幾匹馬吧?”
小橙子不懂畫畫。
覺得那幾匹馬只有畫家才畫出來。
趙麗麗卻知道,那不過是易飛的隨手涂鴉,十分鐘也用不到就能畫出來。
易飛把筆記本遞給苗惠昕,“媽,我把我對叉車的一些想法寫了出來,也畫了些我想像中的叉車模樣,您看看對章氏有沒有用。”
苗惠昕含笑接過。
無論是否有用,她都得說有用。
這是易飛的一片心意。
雖然她很期待易飛給她什么驚喜。
可這短短的幾個晚上,他又能做什么呢。
麗飛公司的各個分公司、工廠都是人工搬運,一臺叉車也沒有。
易飛就是再聰明,對叉車這種算是比較生僻的領域又能知道多少。
而且叉車的零件多而復雜。
不是一般人看一眼就能看明白的。
苗惠昕打開筆記本。
扉頁上寫著,“叉車未來發展趨勢之我見”。
她不僅感嘆,易飛的字寫得可真好,只是這未來發展趨勢似乎有點大。
未來的事情,誰又能真的知道。
她接著往后翻,后面幾頁寫的是叉車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這都是老生常談,港城的一些項目計劃書的前面也是要寫這些東西的。
尤其是經濟效益,投資者關心的就是這一點。
易飛寫的主要是內地市場,他預計十年后,內地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叉車市場。
這點苗惠昕是贊同的。
要不然,她也不會千方百計的要把工廠建在內地,在大環境并不太好的情況下,把章氏的目標轉向國內。
港城的其它企業,目前的重點目標還是在西方。
盡管是老生常談,苗惠昕看的還是很認真。
一是這是易飛幾個晚上的心血,就是寫這么多字也要費不少功夫。
也就是他精力旺盛,換作別人,沒有幾個工作日寫不出這些東西。
二是易飛在國內長大,從小受到趙總的熏陶,對國內的市場前景見解更加深刻。
她這次來臨東,一是和易飛母子相見,再一個就是對內地市場進一步調查。
苗惠昕看完后相信。
如果易飛需要融資的話,就憑這十多頁的市場前景分析,就能打動不少人的心。
難怪易飛對麗飛公司充滿信心。
是因為他對市場的了解遠遠超過一般人。
章氏是開始重視內地市場。
但也并沒有對國內市場進行如此嚴謹的分析。
別管后面的內容怎么樣,就這些內容,如果她在章氏高層傳閱的話,就算那幾個反對到國內發展的老頑固,估計都不會再說什么。
不僅僅是叉車,這市場分析同樣也適用于其它機械。
叉車在章氏重工中,只是很小的一塊,也不是章氏重工的主流項目。
易飛對國內政策的分析,使苗惠昕對在國內大力投資充滿了信心。
蘇總督和趙副總督對易飛都非常看重。
他應該能知道一些內部消息。
對國內的一些政策判斷應該沒錯。
苗惠昕非常滿意。
就憑這篇文章,她這次的臨東之行可以說收獲頗豐。
拋開母子相見,僅從公司投資考察來說,她完全達到了目的。
章惠昕問道:“易飛,你寫的市場分析,你覺得有多少能達到目的,我不是不信任你,畢竟這牽涉到章氏整體投資的計劃,我得為整個集團負責。”
“我寫的比較保守。”
易飛說道:“未來十多年,華夏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華夏文明領先世界幾千年,目前的落后只是暫時的,政策這塊更不用擔心,我敢保證,未來只能越來越好,目前在華夏投資,是最好的機會。”
他經歷過的事情,當然有把握。
可以說,正是華夏的市場,養活了一些國際知名公司,讓他們避免了倒閉的困境。
正因為他們的領導層,更早的認識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