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問道:“什么地方?”
其它人也看江懷東。
本來說著易飛注冊醫藥研究所的條件,怎么突然就說地方了。
他的意思是注冊不成問題唄。
這當著關副府長的面說這話不太好吧。
江懷東笑道:“我說的這個地方,趙總一定知道。”
趙秋城馬上醒悟了,“江副署長說的是秋城集團公司向東一百多米那個小院吧?嗯,那地方確實不錯,安靜,適合做研究。”
江懷東說道:“那個小院不大,也就五六畝地吧,有一座四層高的樓,大約七八前蓋的,原來是臨東市造紙廠在市區的辦事處,現在造紙廠不景氣,去年這里就廢棄了,易飛買下來或租下來,重新裝修一下,總比一直扔在那里強。那樓建得不錯,肯定符合建立醫藥研究所的規定。”
臨東造紙廠并不在臨東市,而是在云山縣。
就是桃花鎮所在的縣。
七八年前,造紙廠的效益是相當的好。
是市里的模范標兵。
當時的廠領導腦子一熱,就想把廠子遷到市里。
于是就在臨東市先蓋了座辦公樓。
他也不想想,造紙廠是國營企業,是他想搬就搬的?
國營企業都是計劃內的企業,不但不能改產品,也不能搬地方。
搬走了,廠里的工人怎么辦?
于是,辦公樓就成了造紙廠在市里的辦事處。
這樣也不錯。
平時到市里辦事也有了落腳點。
可造紙廠的效益越來越不好,年年虧損。
去年,他們撤走了造紙廠臨東市辦事處的最后一批人員。
那座樓就閑置了。
江懷東只所以這么清楚,是因為他和造紙廠的現任廠長周從元是中學同學。
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系。
周從無也想把這塊燙手的山芋處理掉。
易飛一說想建個醫藥研究所。
江懷東就想到了那個地方。
易飛還真的沒有去過那里。
他最遠走到秋城建筑公司。
但他對那個地方感興趣啊。
從秋城建筑公司往東一百多米,先把這個院子拿下來,以后再把中間那一百多米拿下來,和秋城建筑公司連成一片。
過些年把那里開發了。
無論是當做麗飛集團和秋城集團的總部,還是建成寫字樓賣,都會大賺一筆。
那里可是離市中心不遠,是將來臨東市的繁華地帶。
易飛說道:“江副署長,他們賣嗎?我想買下來做為麗飛易濟堂生物制藥研究所的基地。”
現在地皮還不是你想買就買的。
包括上面的建筑也是。
以這個借口是最好的。
別管有啥條件,他總得把研究所建起來。
那里倒真的適合注冊。
開發那里至少還得七八年,先當研究所也不錯。
“他們肯定是想賣的。”
江懷東問道:“小易總,你這個研究所的規模有多大?”
那座樓長有六十米,上面兩層是住宿,
走廊在中間,每層有二三十個房間。
如果規模太小,買這個樓就有點浪費。
就算每層只有1000平米,舊房子,打個三折,一平米也得六七十塊錢。
每層也得六七萬塊錢。
四層要二三十萬,加上后面的平房,咋著也得三十多四十萬。
江懷東當然知道易飛不會在乎這幾十萬塊錢。
可是他再有錢,也用不著浪費吧。
他當然不知道,易飛是盯著那塊地皮。
易飛不好意思地說:“短期內就我和馮爺爺兩人。”
成立研究所是為了審批新藥,短時間內就算他想擴大規模,也招不來人啊。
在云臨大學的招聘一直在進行。
目前,確定來的還是只有張建和李紅霞。
招到他們畢業走人,不知道能招幾個。
學醫的、藥物的就更能招了。
臨東大學又沒有這些專業,外地的人家更不愿意來。
眾人面面相覷。
說了半天就這爺孫倆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