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規模比較大,醫務人員比較多的診所。
自己把江院長弄到易濟堂,關副府長會不會和自己拼命?
你弄易濟堂就弄易濟堂,把臨東最好的外科醫生拐走當了中醫。
這算什么事。
如果是中醫院的院長還好說些。
江兆輝笑道:“誰說易濟堂只能有中醫了,誰說易濟堂不能動手術了?時代在發展,中醫院不是也有許多西醫,也有許多醫療器械,有些疑難雜癥,西醫也是可以治的。”
就算易濟堂短期內沒條件做手術。
難道不能借用人民醫院的手術室?
他離開人民醫院,接替他的大概率是副院長張濟遠。
師父對對張濟遠也是有大恩的。
當年,正是師父治好了他母親的病,被醫院判了死刑的人,都二十年了,現在還活的好好的。
張濟遠見了師爺,也是恭恭敬敬叫一聲老師的。
易飛哈哈大笑,“那我們還坐在這聊什么啊,走啊,去馮爺爺那里,他要是知道年底前易濟堂就能重建,不知道有多開心呢。”
江兆輝的方案是可行的,也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易濟堂是臨東歷史的銘牌,利民醫院本來就是要合并到人民醫院,新掛牌的易濟堂也是掛靠在人民醫院。
關副府長他好意思收自己錢嗎?
就是把利民醫院白給自己也是合理的啊。
當初,易家把易濟堂捐出去可沒收錢。
中醫院不同西醫院,盡管自己這位大師兄說易濟堂也能有西醫,但至少目前不用投資大量的資金購買那些昂貴的醫療器械。
他也說了,易濟堂還是以治療疑難雜癥為主。
青山診所能算得上醫療器械的也只有一個溫度計、一個聽診器,外加一個血壓計。
再過十年,易濟堂名聲也恢復了,政策也允許了,就是建規模再大也是自己的事。
他更不會反對西醫進入易濟堂。
他本來就是想把易濟堂建成中西醫的綜合性醫院。
江兆輝卻有點猶豫,“我去了,也許師父他老人家會不高興。”
師父雖然給他打了電話。
可談的都是易飛的事。
并沒有讓他上門的意思。
易飛二話不說,拉起他,“馮爺爺沒那么教條,其實當初他并不反對你學西醫,怪的是你一直瞞著他,他卻一直把你當易家中醫繼承人培養。”
江兆輝也不再推脫。
他都準備去易濟堂了,以后總要見師父的。
其實,他每年都會去青山診所,只是師父從不見他。
在人民醫院見過兩次,也從不搭理自己。
三人出門,正看到秦艷徘徊在門口。
江兆輝說:“你愛人的病上午已經檢查過,具體情況我都知道,這兩天我就安排手術,你放心吧,手術后他完全康復的幾率很大。你也別埋怨醫院,就是這規定。”
醫院不是慈善機構。
醫生也不是天生冷血,這樣的事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
秦艷趕忙點頭。
趙麗麗說道:“你倆要不到辦公室等我會,我和秦艷說點事。”
易飛和江兆輝又回到了辦公室。
易飛說道:“麗飛王世軍的爺爺在咱們這住院,我去看看他。”
江兆輝說道:“你不用去看了,昨天他們就出院了。”
易飛就明白了咋回事。
王世軍家里沒裝電話,想問問也無從問起,只有明天再說。
兩人又談了會成立醫藥研究所的事。
易飛向他說了黑白膏和噴劑的事,這才是他著急成立易濟堂醫藥研發中心的原因。
江兆輝對這些當然有興趣,“師弟,本來我這個年紀,對啥都已經看開了,被你這么一說,心里又有點蠢蠢欲動,你沒有時間,你要是相信我的話,把易濟堂和研究所交給我,這里面的程序我比你懂,咱們一定要讓師父他老人家在有生之年,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易濟堂。”
他聽了易飛的話。
對易濟堂發展成一個綜合醫院有了滿滿的信心。
醫療政策幾乎年年不一樣。
但有一點他能看出,國家對民營醫院的政策越來越松動。
他們又聊了好一會。
趙麗麗才回來,“我們走吧。”
兩人也不問她和秦艷說了些什么。
畢竟算是他們家的私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