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麗飛街,易飛和趙麗麗直奔鞋廠。
鞋肯定要定做,尤其是余春芳的鞋子。
就是想買,臨東也買不到像樣的。
她以前的鞋子,都和婚紗不配。
程老爺子這個點肯定在鞋廠。
麗飛襪廠和鞋廠的廠房都是新蓋的,統一的鋼結構白墻藍瓦。
是拆了原來的六車間,重新建的。
機械廠五六車間這塊,就是將來幾年麗飛服飾公司所在地,由于電器公司還沒有建好,目前電器公司在原來的五車間。
明年,電器公司搬走后,把五車間拆了,正好擴大襪廠、鞋廠的規模。
再過幾年,這里也頂多剩下一個襪廠或鞋廠。
看看麗飛服裝廠就知道了。
產能根本供不上。
估計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擴大規模。
當然,五六年后,華夏市場將進入一個冷凍期,那也得看怎么經營。
不能說,那時候的人都不穿襪子不穿鞋了。
是危機,也是機遇。
目前麗飛制鞋廠的規模不大,預計年產量也僅五十萬雙左右。
這只是易飛在制鞋業中的試探。
畢竟他以前對這個行業不太了解,盲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出現問題。
而且麗飛鞋業,走的是高端路線,這兩年的銷量也不見得能高到哪去。
花一兩百甚至更貴的價格買雙鞋,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接受的。
在制鞋上,易飛并沒有準備像麗飛服裝一樣分兩個品牌。
只有麗飛,沒有班妮。
易飛在制鞋車間看到了程東海和強子,劉海波和張桂花也在。
鞋廠的設備甚至上都到齊了,正在調試中。
程東海看到易飛和趙麗麗來了,忙迎了上去。
這老頭看著這一批新式的設備,人都顯得年輕了許多。
他是真的喜歡制鞋。
每做出一雙鞋子,都非常興奮。
尤其是小易總設計的鞋子。
所以他在閑暇的時候,一邊教強子制鞋,一邊把易飛以前交給他的圖樣都做了不少。
以至于謝謝、關瑩瑩她們都有好多雙鞋子。
程東海摘下手套,“小易總,趙老師,下個月我們就可試生產了,這可比我以前鞋廠的設備好得太多了。”
易飛準備生產的鞋子新潮,對質量要求又高。
設備肯定不會馬虎。
很多都是進口設備,要不然,鞋廠早就開業了。
易飛說道:“只要程老爺子喜歡就成,劉伯伯,在臨東還習慣嗎?”
劉曉雨他們還是暫時住在云臨大酒店,等那邊的房子整好了,就搬過去。
周書文每天過來領劉曉雨和張春英去化妝品公司上班,他們倒也不擔心。
張春英的父母已經返回江城。
“習慣。”
劉海波說道:“沒想到,這輩子還有機會和程大哥一起共事,小易總,多謝了。”
他發現,女兒喝了小易總給開的藥,每天睡得就很安穩了。
周書文對她們兩個非常照顧。
自己和小易總非親非顧,也只能在鞋廠好好干活,多少能報答下小易總的恩情。
他把這邊的情況打電話告訴了李根發,他說署假就回臨東,再來看望他們。
小易總的師娘告訴他。
小易總一定能治好女兒身上的傷痕。
易飛笑道:“習慣就好,程老爺子,今天來找你呢,還是要定制幾雙鞋。”
“做鞋好說。”
程東海說道:“現在有老劉在這,還有強子幫忙,做鞋快得很。”
他就不怕做鞋,有小易總的鞋樣,做鞋就是一種享受。
易飛拿出在揚蘭蘭那就畫好的圖紙,“趙總和余老師要結婚了,老爺子得幫忙做幾雙婚鞋,要選最好的材料,也是個急活,他們12號就結婚,所以10號就得做好。”
鞋這玩意,最好提前一天試穿下。
萬一不合腳還能修正。
不然,站一天可夠累人的。
尤其是余老師的婚鞋,鞋跟都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