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項目?
趙秋城有點疑惑。
苗阿姨說的不是他們在西北以物換物的事吧?
就那點小打小鬧,她應該看不上才是,更不會主動要那點股份。
她要是能參與就更好了。
至少能解決外匯問題。
易飛知道趙秋城沒聽明白。
他又把準備在西北的運作給趙秋城講了一遍。
趙秋城自然是完全相信易飛的話的,聽他話里的意思,這比東南亞項目還能掙更多的錢,而且幾乎是空手套白狼。
拿人家的錢,低價買人家的東西,虧易飛能想出來。
趙秋城說道:“阿姨,這個項目我覺得我更沒有參與的必要了,不過阿姨既然說了,我也不客氣,正好我和易飛也在西北有生意做,有時候肯定也得找阿姨幫忙,不如國際貿易這塊,也按這個方案走。”
章氏雖然也有國際貿易公司,但經營的是自己的產品,并不沖突。
盡管相比前兩個項目,他和易飛搞點以貨易貨,就是小兒科。
但多少也是對苗惠昕的一點補償。
至少表明下自己的態度。
苗惠昕倒沒客氣,“可以,分兩條線走,很多問題倒好辦一些。”
三人就兩個項目的細節討論下。
余春芳和趙麗麗兩人聽得云里霧里,根本沒聽太明白。
兩人也就不參言。
易飛很快發現,媽媽對房地產的運作非常精通。
這才明白,她前幾年賺的錢絕不是僅僅買地買房,坐等漲價。
更是把銀行、金融機構利用到極限。
易飛雖然沒有做過房地產,周書文也僅限于炒房,但房地產公司是如何賺錢的,也是知道的。
他回來前的時候,隨便一搜,網上到處都是。
三人的討論最后成了母子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而且對對方的觀點都非常贊成。
趙秋城才明白原來房地產可以這么做。
他以前做的連最低端的房地產都不是。
最多算高級一點的工程隊。
不說這次東南亞投資房地產能不能賺到錢,就這操作都讓志在搞房地產的趙秋城受益非淺。
易飛和苗惠昕又商談了公司的注冊。
苗惠昕本身就出自東南亞,對港城、東南的法律不說精通,也是非常熟悉。
尤其是與公司、金融相關的法規條款。
什么母公司、子公司,如何聯手,如何運作。
兩人沒多長時間,就探討出一個初步方案。
趙秋城聽出來了,易飛的意思是拿出幾億囤地,地產和空手套白狼差不多。
盡管這時候東南亞國家的銀行貸款利率較高。
可再高也追不上地皮、房產的漲幅。
兩人又討論了股市的一些運作。
趙麗麗有點忍不住,“媽,我覺得你和易飛就是一大一小兩個尖商。”
易飛和媽媽的談話,完全顛覆了她對做生意的認知。
生意還可以這么做?
苗惠昕笑道:“我們有句古話,無商不尖,麗麗,你這是夸我們倆嗎?”
她并不在意。
她和易飛都是商人,不能賺錢的商人不是好商人。
易飛笑道:“這是金融學的范疇,麗麗,要不明年你也到臨東大學再讀次書,就學金融,我本來想去學電子的,現在都想去學金融學了。”
以他的前世的經歷,最容易賺大錢的就是金融投機。
就是以前他說的卡bug。
事實上,他對整個運作卻是一知半解,就比如一只股票,啥時在最低谷,啥時候長,長到啥時候,他知道,但讓他去炒這只股票,他去不會。
還好,,他只要一提,媽媽就知道怎么運作。
趙麗麗眼珠轉了下,“好啊,我也不要學歷,就是去學些新知識就行,還有,你明天就去臨東大學上學了,我得去看著你。”
這倒是個好主意。
學東西不學東西無所謂,能和他一起去上學也是好的。
趙秋城說道:“要說去學習,我最應該去學習,要不然,我真的會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