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云濤說過。
易飛很善于提條件,向市府施加壓力,逼著答應他的條件,但他很享受這種壓力。
當初蘇炳海覺得可笑。
很享受的還能是壓力嗎?
看來還是小關了解易飛啊。
他算是聽出來了。
易飛明里暗里的潛臺詞就是,如果章氏不能獨資建廠或拿不到相關優惠條件,不但會取消投資,還會取消對麗飛公司的贊助。
那他剛才講的就無法實現,或者說短時間無法實現。
這算是向省府施加壓力吧。
不過,這種壓力確實不錯。
苗惠昕投資麗飛公司也好,贊助也罷,對于資金缺乏的臨東和西陽都是好事。
麗飛公司盡快發展起來,能帶動臨東和西陽的經濟發展。
章氏集團來東江獨資建廠,省府當然歡迎。
只所以猶豫,只是東江省還沒有外商獨資的生產型企業,很多事情得想辦法處理。
相關政策是有,但獨資和合資畢竟不是一會。
合資的話,地皮一般算華夏方的投資。
獨資的話,僅地皮就不太好處理。
目前,也只能像國內的企業一樣,進行批地。
也不能說省府猶豫,是處理的比較慢而已。
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也沒有現成的案例做標桿。
苗惠昕提出想在臨東和西陽投資時,省府就沒有猶豫。
易飛笑呵呵地說:“蘇伯伯言重了,章氏是否在臨東投資,投資多少不關我事,我只關心麗飛公司和苗記。”
兩年前就有相關法規了嗎?
他還真不知道。
易飛并不擔心省府不同意章氏獨資建廠。
只是想為媽媽爭取些有利條件。
地皮得給吧,基建得做吧,云州那家外企還要求當地政府在短時間內建一個港口呢。
當然,那是個大騙子,不能學他。
蘇總督都這么說了,當然就沒必要再說下去了。
蘇炳海說道:“現在各地都在引進外資,其實我更看好你的麗飛公司。”
他的心目中,麗飛公司、秋城公司才是親養的。
華夏要發展,還得靠自己。
外資的引進,是好事,也是發展的方向,但他更希望國內的企業得到長足發展。
不管國營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才是華夏發展的基石。
“蘇伯伯,叔叔,我明白的,華夏把希望寄托在國外資本,肯定是不行的,盡快發展自己民族工業才是正確的,當然,也不能閉門造車,引進來,輸出去,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才是關鍵。”
易飛說道:“其它工廠就沒啥可看的了,回家我做幾個菜,陪兩位老人家喝兩口。”
其它工廠,要么是小作坊,要么還沒有建好,不用去看。
趙強運微微一笑。
趙家人都是一本正經的,包括秋城。
麗麗和易飛,兩人倒是天生一對,都比較跳脫。
一聽說省府批準備章氏獨資建廠,享受相關優惠,這家伙連說話的語氣都變了。
------
易飛回到家里。
發現廚房有人說話,還有人做飯。
有人做飯不稀奇,這時候也差不多到了做飯點。
他走到餐廳門口一看。
于苗苗和關瑩瑩在做飯,于朝陽夫婦則坐在餐桌旁聊天。
于副府長跑得可真快,啥時候跑到自己家里來了。
于朝陽看到易飛說道:“易飛回來了,我和老張來看看閨女。”
易飛撇撇嘴,于苗苗剛才就去了云臨大酒店。
他在樓道里碰到她的,還告訴她,她爸媽在四樓的會議室。
你這時候跑家里看閨女?
想知道自己真實想法就直接問,想見兩位總督就直接說。
這借口一點都不好。
于朝陽看到站在易飛身后的蘇炳海和趙強運,似乎吃了一驚,“蘇總督,趙副總督,怎么兩位領導也來了?”
他聽說兩位總督來了,都沒進酒店就坐易飛的車走了,估計晚飯也在易飛家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