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拿出一本方案書遞給劉建軍,“這是苗記紡織投資規劃書,當然只是我個人的想法,還沒完全確定,劉副區長先看看。”
對于苗記紡織,他已經考慮很久。
畢竟,他對紡織行業不是太精通。
但要說一點不知道,那也是不可能的。
一個每年都能買上幾百件衣服的人,怎么可能不關心紡織工業。
周書文不僅有無數個衣服、鞋子。
她對每種衣服的布料、做工也研究頗深。
耳濡目染,易飛對未來的一些新布料也略知一二。
很多,就是在八九十年代才有的。
同理,易飛對國內外一些品牌服飾公司的運作狀況,發展歷程也知道不少。
把一個成功企業的模式套用過來,苗記都會受益非淺。
易飛的打算是,苗記紡織集團華夏公司他準備分幾大塊。
苗記棉紡針織廠,以原來的青江紡織廠為基礎,主要生產棉織品、針織品,絲織品。
這正是目前苗記紡織的主產品。
苗記高纖紡織廠,以生產各種化纖產品為主,這也是未來展的方向。
易飛知道的很多高端布料,就由這個廠開發、研究。
苗記紡織品廠,以生產毛巾、床上用品、工業紡織品為主。
這同樣是現在苗記的主流產品,不然也不可能光庫存就拉了一大船。
苗記國際服裝廠,以承接服裝代加工為主。
代加工的利潤不高,但苗記不同,他有上游產業鏈的紡織廠。
苗記印染廠。
其實這和苗記現在的產品也差不多,但易飛明顯把高纖紡織做為未來發展的主導。
他目前就想到這么多。
具體實施還得自己那個表哥和梁槿溪來了再行決定。
盡管舅舅說過,苗記華夏一切自己說了算。
但還是和他們談過再說。
盡管那個表哥不太靠譜。
劉建軍把那本厚厚在規劃書草草的翻了一遍,“這就建不少的廠啊?”
他以為就是把青江紡織廠擴大規模。
原來不是的。
難怪苗記首先要收購了集體所有制的股份。
人家本來就是要建個工廠群,股分給易飛可以,易飛是人家外甥,憑什么給集體啊。
如果不是趙秋城。
估計根本沒有合資。
不過,他對易飛所說的打造紡織之都的說法更加充滿了信心。
還以為這家伙不管了呢。
他也沒閑著啊,寫了這么一本厚厚的東西。
合著,他早就心里早有打算啊。
說起來,這本方案書比他和鄭韻做的一切都有價值。
劉建軍說道:“這本能給我拿回去慢慢地看嗎?”
一時半會,他哪能看得了這么多東西。
“不行。”
易飛搖搖頭,“一是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但也不擄瞎想,是根據苗記準備投資的金額,現有產品和未來紡織工業發展方向寫的,但總歸要經過苗記的認可,二是這本我要拿給苗記的人看的,你拿走了,我總不能再寫一本,很費時間的,我讓你看看,就是讓你吃個定心丸,別瞎琢磨,我說過的話怎么能不算話,退一萬步的話,苗記真不投資了,我個人也投得起。”
他去年和趙總說要青江紡織廠時。
可沒有苗記啥事。
現在有了苗記,麗飛公司就沒有必要在紡織行業再插一腳。
做好麗飛的服飾品牌就是了。
國外那些大品牌基本上都沒有自己的加工廠。
劉建軍哈哈笑道:“那當然,小易總是什么人,肯定是一口唾沫一個釘,你家哥哥我的前途可壓在弟弟身上了。”
小孩嘛,就得順著、哄著。
他再有本事,也只有十六歲。
像王江國那傻逼,他也是服了。
易飛拿來一副臨東市地圖攤在茶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