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對能否拿到開采權并不是太關心。
據他所知,樂城當初采用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政策。
允許和當地村民聯合開發。
這樣的話,拿到開采權并不太難。
最多和當地村民聯合唄。
對于寶石這種礦,賺錢的不一定是開采的,關鍵是把握好商機。
馬達國十年后將大力開采藍寶石,可開來開去,當地人并沒有因為出產質優的藍寶石而富起來。
干著最累最危險的活,該吃不飽飯還是吃不飽飯。
各個珠寶商卻都賺了不少。
他曾經看過一則新聞。
2014年的時候,世界著名的一家寶石開采商在新國拍賣紅寶石原礦,具體數目他不記得了,反正大約拍賣四千多萬美金。
半年后,還是這家公司。
拍賣另一批紅寶石原礦。
拍賣單價卻是半年前拍賣的那一批的37倍。
嚇人不,僅僅半年四千多萬美金變成了十五個億。
就算你擁有幾個紅寶石礦山,想賺十五億美金,得開采多久?
寶石礦又不是煤礦、鐵礦。
你挖開了,全是寶石。
就算是這樣,那家公司拍賣一次紅寶石原礦,就把所有的投資賺了回來了。
所以珠寶行業的產業鏈從來都是畸形的。
馬達國的那些私人挖礦者,為什么大部分賺不到錢,很多挖了幾個月的礦砂,連一顆像樣的寶石都沒有。
暴富的人有,畢竟是極少數。
商人才是這個產業鏈的即得利益者。
易飛說道:“小哥,礦石尤其是寶石礦,我們不一定非得要開采,最重要的是在適當的機會囤積,樂城藍寶石未來兩三年內,我們重要的是收購,盡可能的多收。幾年后,再開采加收購一些,機會來時就抄底囤積。”
對別的礦產也是一樣。
礦產是大宗交易商品,每次的金融危機,價格影響都比較大。
只要把握好時機,貿易遠遠比采礦賺得多得多。
但那不叫實業,只能說是投機。
想怎么做,也只在他的一念之間。
趙秋城只有苦笑。
對易飛來說,他知道什么時候是時機,當然沒有問題。
尤其是他目前還不缺少資金。
易飛接著說:“就像我和你講過的十年后,可以在煤礦上發一大筆財,保證你窮得只剩錢了,可也不一定非得弄幾個煤礦去挖煤。挖煤投資大,還有一定的風險,真要出了事故,死了人,賠錢都是小事,還得有其它麻煩。”
他剛開始給趙秋城講這個事的時候。
還真的想著到時候讓蘇越去購買或承包一些煤礦挖煤。
就算出了事故,蘇越也能擺平。
最多最后的名聲差了些,可實際情況是,在黃金十年發了財的人,除了那幾位非得作死的,又有幾人受到了懲罰。
更多的是都來個華麗的轉身,在其它行業大展身手去了。
很多情況,經過幾次資本運用,最后真正賺錢的人,大家根本不知道是誰。
易飛和媽媽談了幾次后,他才認識才資本操作的重要性。
苗惠昕是這方面的行定里手。
易飛只是知道點,有點似是而非。
這段時間,經過媽媽的提示,他仔細回憶以前看過的一些文章。
逐漸就改變了想法。
當初看到那些文章時,幾乎認為是天方夜譚的事,其實都是可以操作的。
實業肯定還是要搞的。
但像這種利用政策或當時經濟環境的變化來賺錢,倒不如資本運作。
“小哥,其實現在煤炭業還行,不賺錢的是焦化廠,煤炭本身還是賺錢的,只是利潤薄,不想去做。”
易飛說道:“我們可以這樣操作,下世紀之前,煤炭行業徹底跌到深谷,我們可以提前低價收購或承包一些優質煤礦的開采權,2001年以后,煤炭行業將進入黃金十年,這時候我們不去挖煤,而轉手高價賣掉手里的礦井,我們也可以提高咱們礦業公司的勘察水平,自己去勘察煤礦,也就是取得探礦權和開礦權,合適的時候轉手,就可以有幾十倍甚至更高的的利潤,當然,這得有一定的技術、人脈和資金。”
挖煤賺錢不?
肯定是賺啊,在煤炭黃金十年里。
多少人成了億萬富翁。
然而真正賺錢的并不是那些聲名顯赫的煤老板。
有一些商人,承包了很多礦,他們不采煤,每年就交點承包費,就等機會合適時出手。
還有些人跑馬圈地,把礦養好后出售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