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也好,文物也罷,有太多的來路大家都心知肚明。
易飛不愿意去躺這混水很正常。
他是省府和市府的標桿,是培養的榜樣。
這也是關副府長不參與這事的原因,而且很隱晦的表示,和易飛合作可以,不能給他造成負面效應。
包元毅去港城是受朋友所托去幫忙鑒定古董。
看到可以稱為國寶的兩件文物流落港城古董店非常痛心。
可他沒有能力買回來。
只好叮囑店主給他留兩個月,回國尋求援助。
回來后和雷軍商量了半天,就想起了趙秋城和易飛。
幾百萬港幣,兩人肯定出得起。
兩人來臨東的路上,聊起這事時覺得以后這樣的事不會少,趙秋城和易飛可以幫他們一次,但不可能無限次幫他們。
畢竟這玩意動不動就上百萬,幾百萬。
就是薅羊毛也不能逮著他倆可勁的薅,總得有個度。
趙秋城這人好說話,易飛不好說話啊。
雷軍兩次和易飛打交道,可以說都是不歡而散。
第一次被易飛忽悠一頓。
第二次被易飛諷刺一番。
兩次都讓他無話可說。
包元毅就提出和趙秋城、易飛合作的想法。
所謂合作,就是讓他們也能獲得一些收益,收益這東西很難說,不僅僅在金錢上。
趙秋城喜歡收藏好啊,只要他們出錢買了,放在博物館還是放在他個人手里都比流失海外強。
名貴的文物、古董,讓趙秋城賣他自己都不舍得賣。
易飛不是喜歡名聲嗎?就算他不喜歡,但他需要,那就大力宣傳他好了,說他在文物保護上做出多大貢獻,估計省府也愿意這么干。
兩人覺得和趙秋城、易飛長期合作,至少可以保住一些文物外流,一些文物回歸到國內。
他們真的是抱有誠心而來。
一點都沒有考慮他們的得失。
雷軍也沒有想到,易飛痛快的答應把兩件文物買回來,而且直接要捐給省博物館,但對合作卻猶豫起來。
其實他們除了趙秋城喜歡收藏這點,一點都沒有看懂易飛。
甚至他都不喜歡名聲。
雷軍看向趙秋城。
他想讓趙秋城勸勸易飛。
趙秋城卻只是抽煙,并沒有開口的打算。
要說看和遠,誰有易飛看得遠,未來三十年,他都不用看。
他是有點心動。
可個中利弊,他都沒有想明白。
還是看易飛的態度。
馮青山和易遙更不關心這個。
馮青山甚至對兩人有些敵意,本來有些緩和的臉色這會更難看了。
余春芳和趙麗麗兩人坐在另一邊竊竊私語,似乎根本沒有注意他們在談什么。
雷軍有些無奈。
看來外面說,趙秋城的投資決策是易飛說了算,剛聽到有人這么說時,他還不信,趙秋城是什么人,怎么可能聽易飛的,看來果然如此。
“長期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易飛說道:“我真的沒指望倒賣古董賺錢,趙總就喜歡收藏,他看不上的東西不值錢,看上的東西不舍得賣,這還怎么賺錢。我盡量提供足夠的資金吧,但必要的時候可能也需要出售一些國家允許出售的物件,盡量不賣到國外去。”
看雷軍和包元毅兩人一臉熱切的樣子。
易飛實在不想再拒絕他們。
本來,他也有從港城或國外拍賣場、古董商店購買一些文物捐給國家的想法。
只要自己不從這方面謀取暴利,誰也沒辦法把他怎么著。
兩個老家伙只要不太過分,就隨他們去。
不就是花點錢嗎。
大不了,咬咬牙多卡點bug。
本來不想卡南島的地產bug了,現在看來還小弄一波,總得籌點資金。
這叫拆東墻補西墻吧,弄幾個億能買很多文物捐給博物館了。
隨他們搞吧,該上交的上交,能收藏的讓小哥收藏。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