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槿溪和易飛簡單說了下苗記紡織和苗記珠寶的情況。
她始終記得。
易飛才是苗記華夏公司的負責人。
苗記紡織的第一期建廠的資金已經到位。
可以說苗記華夏公司正式啟動。
這讓劉建軍大大松了口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苗記和青江紡織廠的合資只是虛晃一槍,目的是幫助麗飛公司收購青江紡織廠。
那樣,他可真的說不起話了。
劉建軍從原青江紡織廠向東劃了兩百畝地給苗記建廠。
苗記可不是簡單的建一個廠。
承建方就是秋城建筑公司。
羅勇和一個叫于前進的正在設計整個廠區建筑圖紙。
易飛把整個苗記工廠的效果圖都給畫了出來,但那不是建筑圖,整個設計雖然仍是省建筑研究院負責,實際上都是羅勇和于前進說了算。
“于前進?”
易飛說道:“秋城建筑公司有這么個人嗎?”
秋城建筑公司的幾名設計師他都認識,好像沒有姓于的。
啥時時候新招了一個設計師。
梁槿溪搖搖頭,表示她也不知道。
鄭韻說道:“你不是說要找設計那兩座樓的設計師嗎?找到了,就是這個于前進,省建筑設計院的,趙總去帝都之前,就把他借來了。”
她第二天就查到了設計那兩座樓的人。
并在趙秋城從樂城回來后,把易飛的意思告訴了他。
趙總當天晚上就給建筑設計院的院長打了電話,表示要借于前進這個設計師。
其實,他本身也認識于前進。
兩人有過合作。
就那兩座樓,動工的時候兩人還有過交流。
“借?”
易飛說道:“就像我借方凡他們一樣?”
小哥也學會借人了?而且是一借不還的那種。
“差不多吧。”
鄭韻說道:“于前進是個刺頭,在省建筑設計院也不吃香,他們領導和同事都巴不得他早點滾蛋,可又奈何不了他,趙總打電話讓他來建筑公司幫忙,他不來也得來,剛來的兩天,還鬧了點小情緒,不過,他和羅勇倒是談得來,這幾天聽說情緒好多了。”
她見了于前進。
呆頭呆腦的,實在看不出有什么出色之處。
但是,小易總說他是天才,那就錯不了。
周安看著比他還呆。
能說他不是天才?
周安和姚國慶、劉宏雨鼓搗出一臺電視,聽說除了顯像管,都是兩人設計的,精密機械廠給做的外殼,比市面賣的電視還好看。
他們準備加工一批外殼,給李小國翻新電視機用。
周安就鼓動冷穎珊,麗飛公司也可以投資生產電視機。
易飛笑道:“刺頭好啊,我就喜歡刺頭。”
有本事的人,誰沒有個性。
只是在有些單位,刺頭的日子不好過而已。
麗飛公司歡迎一切有個性的人來。
只是于前進是給小哥的公司準備的。
梁槿溪說道:“劉副區長已答應,盡快把基建工作做好,不耽誤我們動工,原青江紡織廠仍維持生產,等新廠建好后,再進行整合。”
原青江紡織廠雖然規模不大,但產品卻很齊全。
和苗記合資后,將來那地方肯定會改建成單一產品。
目前維持生產就可。
易飛點點頭,“苗記新廠建好,就是再快,估計也得大半年一年,這一階段,主要是宣傳苗記品牌,和國內紡織產業鏈內的企業展開充分的合作和聯系,打開苗記產品在國內的銷售渠道。”
他并不著急建廠。
苗記又不是沒有產品,打開銷售渠道才是重中之重。
國內又不是沒有進口的紡織品。
同樣的產品,進口的還更受歡迎,價格也更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