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三人從店里出來。
張冬梅換上了一套淡青色布滿花朵的長裙,穿上了白色的高跟涼鞋,戴上一套綠色的長青藤首飾。
真的是人靠衣裝馬靠鞍。
她這么一穿,整個氣質就變了。
這樣看起來,就不太像謝楠了。
蘇越說道:“雪寧妹妹,你怎么不換上新衣服啊?這樣一看,麗麗和小舅媽都比你高不少呢。”
她們三個,張冬梅最高,麗麗和雪寧差不多。
但麗麗的鞋跟要高些。
看起來和張冬梅差不多。
雪寧走在兩人中間,就顯得很嬌小。
麗麗帶雪寧來麗飛街,不可不給她挑些衣服。
陳雪寧說道:“我身上穿得衣服也是麗飛公司的衣服啊,我還在上學啊,穿運動服不正合適?”
她在州城見過蘇越,兩人還算熟悉。
剛才麗麗姐也給她挑了很多時髦的衣服和高跟鞋,都在車后備箱里呢。
趙麗麗說道:“雪寧到易園再換,我們走吧。”
易飛對李小國說道:“把店門關了,一起去。”
一行人到了易園。
下了車。
易飛看到陳老一行人都在小云湖釣魚。
蘇越說道:“陳爺爺精神頭可真好,我們來的時候,他正和省市的領導談工作,這會又跑去釣魚了。”
這老頭,上午還坐了小半天的車。
都不帶休息會的,精神頭可真好。
陳樂寧說道:“去年秋天和今天冬天,小易總給爺爺調理兩次,現在身體棒得很,整天都閑不住。”
易飛的醫術真的了不起。
自己的病給治好了不說。
他給爺爺調理兩次,爺爺以前那些老毛病都消失了。
胃口也好了,精神狀態一直不錯。
就憑這點,陳家就欠了他一個大人情。
爺爺可是陳家的定海神針。
趙麗麗三人拿上陳雪寧的衣服、鞋子向東南角的那個院子去了。
陳老這次來還帶了個警衛和一個保健醫生。
把他安排到那個院子了。
易園里除了西北角那個小樓,還大大小小五個獨立的院落,北大門東側,向北開一個小門,算是新的青山診所。
馮青山堅持青山診所不能停業,還是福利院的門診部呢。
向里延伸一個小院是馮青山的住處。
再向的小院就是易遙和于蘭英的住處,保持著東院的一部分特色。
房子成了二層小樓。
但那個小亭子重建了,也在旁邊栽了棵銀杏樹。
臨湖中間一個院子算是易飛的住處,本來要給趙秋城一個小院,他沒有要,就空了兩個院子,陳老住進了東南角的院子。
所謂的院子其它也沒院墻,而是用綠植稍微擋了下。
有走廊或小徑相連。
整個易園還是一個整體的
易飛說道:“我們去看看他們釣到魚沒有。”
幾個人穿過兩邊種滿鮮花的小路向湖邊走去。
小云湖南北寬三百多米,向北一直延伸到新建福利院的西邊,東西長五百來米,在市里也算個不小的湖了。
易園的西邊延伸到湖邊。
易飛在湖邊修建了一個平臺,平臺上面是有頂的,遠看像個長廊,一直伸向湖里十多米,可以釣魚,也算個小碼頭,停了幾首花式小船,沒事可以劃劃船。
重建的易家別院把整個湖包括在內了。
全部建好后,易園就非常幽靜。
出北大門正對著是新建的福利院,中間那條大路只到湖邊。
南大門正對著是易建的易家別院。
中間的路也同樣只通到湖邊。
西邊是小云湖。
東邊則是明清家具博物館。
陳樂寧說道:“小易總,你這易園建得真好,可以說鬧中取靜。”
易園目視有二十多畝。
院里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紅花,集古典與現代于一體,走在院子里都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易飛的膽子也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