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說道:“方大哥,這些事你不用管,好好的做你的研究去,那也不叫背后下黑手,是因為動了人家的蛋糕,這都正常,并不是每個人都把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的,有的人是因為自身利益,有些人是跪得久了,膝蓋直不起來了,覺得國外的月亮都是圓的,只有我們發展更快,更強,研發出更多的新項目,他們自然也就閉嘴了,對了,周教授他們回來沒有?”
多正常的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
別說現在,就是再過二十年,有人支持自己就有人反對自己。
做自己的事就是了。
不少人就是大本事沒事沒有,總想搞出點事來顯得出來自己。
方凡突然跑了回來,應該是有事吧。
“他們都沒有回來。”
方凡說道:“不是說秋冬準備大量種植羊肚菌嗎?我回來看看改造下咱們的大棚,羊肚菌生長溫度較低,咱那陰陽棚并不適用,得改造。”
控制陽棚適合種羊肚菌,陰棚的溫度就保持不了。
在陰棚也種上羊肚菌,又需要光照,所以棚得改造。
所謂改造就是把陰陽棚中間的那堵墻給拆了,變成一個弓形的大棚。
拆倒是好拆,留下支柱,把墻面拆了就行。
就是有些可惜,棚才用了兩年。
而且大量種植羊肚菌,蔬菜就種得少了。
也不能全改造,還要種些甜瓜、西瓜、草莓啥的。
易飛說道:“不用改造,再建些棚就是了,想建在市里,找劉建軍副區長給弄些地,想建在文水縣找易府長或趙副府長,加班加點建,不耽誤事。一年羊肚菌和草菇循環種,基本能完成全年度種植。”
他這一年來基本上沒有管過麗飛生物技術公司。
羊肚菌這塊方凡全權負責。
目前種植量也不大,改造了幾十個棚,余家嶺種植了十幾棚。
基本上都是處理后出口。
看方凡的意思要把所有大棚全部改造,那就沒必要了。
建新棚就是了,又不是不會建,又不是沒有錢投資。
地皮有的是,大不了租農村的土地。
無論關府長和易府長都是大力支持的。
“那還是建在文水縣吧。”
方凡說道:“易府長也跟我說過好幾次,余家嶺周邊找幾百畝地還是容易的。”
易府長一直想推廣羊肚菌。
可那玩意不好種,小易總的意思還是推廣香菇的種植。
一口吃不了個胖子。
在文水縣大面積種植,易府長肯定支持。
他現在也在其它食用菌上有些研究。
尤其是食用菌的工廠化,小易總一向比較關注這個方向。
易飛說道:“投資在文水縣沒有問題,就是方大哥得一段時間呆在那邊。”
羊肚菌的種植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不然,就算種出來了,產量也高不到哪去。
生物技術下一個研發項目是全自動溫室。
這個可以在市里研究,如果在文水縣大面積種植羊肚菌,方凡就得呆在余家嶺。
全自動溫室的項目,易飛準備以孫普輝和金向學為主力,周教授和陳老師還是以新品種和新種植方法為主,張老師和方凡則以改良菌種為主。
畢竟他們的研究方向不同。
都集中在一個項目上,并不是最好的安排。
方凡呆在余家嶺沒問題,就是有些偏遠了。
他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
努力讀書的目的就是留在城市里,讓他去余家嶺有些過意不去。
“呆那邊挺好啊。”
方凡說道:“說到這,小易總,我去年和你說曉秋當廠長不行,現在看來,她還可以,性格也起了變化,前不久她爸病了,我和曉秋去醫院看他,那倔老頭還冷著臉,曉秋扔下五千塊錢直接走了,她媽媽現在好多了,追出去和曉秋說了半天話。余家嶺離市里也就四十公里,現在有車來往也方便,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那邊的研發中心也建的不錯,我和曉秋呆那邊沒問題的。”
他本身就是學農業的。
不到農村去搞什么農業。
周教授都提議在余家嶺建個大的研發中心。
畢竟那里有山有水有土地。
易飛說道:“我一直認為方大嫂當廠長行,是你覺得不行,這樣吧,新余家嶺不是差不多建好了,房子本身就建得多,回頭給你們一個院子,過兩年穩定了再說。”
方凡他們還住在余家嶺基地呢。
不過,這家伙住在基地挺好的。
至少能按時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