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笑道:“唐醫生,我可以簡單的給你說些技巧和關鍵點。”
他并沒有藏私。
把易家針灸學的一些技巧和唐西良講了,并回答了一些唐西良的問題。
唐西良雖然酷愛針灸。
可惜他的水平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
針灸的基本要點尚沒完全掌握。
一些簡單的病癥尚可對付,復雜的還是算了。
當然,針灸差點不代表他醫術水平不行,不會針灸的中醫多了去了,交談中,他的中醫理論還是很扎實的。
并不是個華而不實的人。
只是他學的非易家中醫體系。
有些理論和觀點還是和易飛相左。
這就是中醫,派系不同,存在一些爭論。
易飛自然不會和唐西良爭論這些,重點給他講了些針灸的注意事項等基本功以及一些基本的針法。
唐西良連連向易飛作揖,“多謝易總指點,很多我研究了二十年都沒有想通的問題,今天才得到答案,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聽說易總還不到二十歲,了不起。”
他研究針灸已經二十多年,差不多三十年。
易飛幾句話就點透了他二十年的困惑。
他也曾經覺得自己的中醫水平也處在拔尖之列。
如今看來,還差得遠啊。
連人家一個二十的小青年都比不上。
易飛趕緊扶住他,“唐醫生客氣了,大家互相交流而已,談不上指點,易家針灸術流傳幾百年,集易家列祖列宗之智慧而成,我做為易家第二十代傳人,從三歲起就得到上代傳人馮青山神醫悉心教導,易家醫學自成體系,說起來進步要快些,中醫源出同宗,本應多加交流,互取長短,我在江城時間有限,大家也都知道,其實我算不上是個醫生,我是個商人,當然,我也不是無照行醫,我也有醫師資格證的,唐醫生如果對針灸感興趣,可以去臨東易濟堂醫院交流學習。”
他早就想好了,要把易家中醫學逐漸推廣。
當然也包括易家針灸學。
唐西良針灸功底不錯,只是沒有遇到名師指點,真到易濟堂學習一段時間,水平可以提高一大截。
他說自己也有行醫資格證是回應上次周恒強說他無照行醫的。
雖然一直到十年后才有相關法律規定,行醫資格證是從事醫生職業的門檻。
但現在醫生從業也需要相關部門頒發的證件,才有從業資格。
他是有這個資格證的,江懷東早就給他辦好了。
周恒強無語。
又來了。
自己讓楊安算計他的事都不提,偏偏在這小事上揪住自己不放。
就算是敲打自己,也該差不多了吧。
唐西良說道:“易總是臨東易家傳人,想來是認識江兆輝院長的。”
他了解臨東易家,其實也是聽江兆輝說的。
“唐醫生認識江院長?”
易飛說道:“江兆輝院長是我大師兄,現在他是臨東易濟堂醫院的院長。”
沒想到大師兄在江城還認識一名中醫。
上次自己從江城回去后,他也沒有提過。
唐西良說道:“幾年前在帝都一次醫學交流研討會上,有幸認識了江院長,江院長雖然是學西醫的,但中醫功底非常扎實,我倆住一間宿舍,談的很投機,江院長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江院長說他是易家中醫棄徒,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重歸易家,既然他現在是易濟堂醫院院長,我想他的愿望應該達成了。”
江兆輝被稱為臨東第一刀。
可見他動手術的水平。
他非常后悔年輕時背著師父去學了西醫。
以至于被逐出易家。
江院長說這件事時,那眼中的痛苦、彷徨、悔恨不一而語。
他當時也不明白,江兆輝已功成名就,易家到底有什么魔力如此吸引他呢,以至于他寧愿放棄自身所學也要重歸易家。
如今他終于明白了。
就連易家這位青年,哪怕是編外醫生,也是自己拍馬都追不上的。
如果這青年一心一意的去研究醫學,那將取得多大的成就啊。
現在中醫日漸式微,就是在人民醫院,西醫也看不上中醫。
江城中心醫院的一名留學歸來的西醫,更是出資十萬和向華夏中醫提出挑戰,很簡單,他不相信中醫的搭脈驗孕,說準確率不足b超的一半,幾個月過去了沒有一個中醫去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