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利的技術當然不能拿來用,沒專利的就沒問題了。
有專利的技術不能拿來用,但可以參考,繞過專利就行了。
易飛看中的冶煉技術,國內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工藝。
就像做雨傘骨架的鋼材,國內產品和國外產品想比,化學成份都是一樣,甚至物理性質也差不多,可質量就差得遠了,這就是工藝的問題。
煉鋼和高溫合金,自己知道怎么回事,但也就知道些皮毛。
想在這方面有所突破,投巨資研發是一條路子。
就是研發也需要人是不,正飛集團也是國際公司,有些東蘇人不正常嗎?
陳文杰說道:“有道理,還是麗麗聰明。”
這也沒什么。
前些年,東瀛國不是一直把華夏的傳統工藝品換個名字就成他們的了。
別人做得,我們為什么做不得。
麗麗也說了,不是抄襲人家的技術,是發展自己的技術。
麗飛集團能用港城人、新國人,當然也能用東蘇人。
和麗麗在一起,總是能學到東西的。
易飛是個很善于學習和創新的人。
說不定他能學到一些他不感興趣的技術。
有麗麗這個天才,再創新下,那也了不得。
他倆突然和自己談這個,說不定就是這個意思。
好!
和這兩個人打交道就是好。
你想到沒想到的,人家都給你安排的妥妥的。
臨東出了這兩個人,實在是華夏之福。
易飛說道:“陳爺爺,從東蘇那邊購買裝備,肯定會以美金結算,也可能以物換物,東蘇極度缺乏日常生活用品,我們可以用這些物資抵一部分貨款,國家的外匯儲備不多,需要付現金的那部分我可以想辦法,也沒別的要求,就是把以物資相抵的那部分也交給我做,以后對飛凡國際貿易公司放寬點政策就行,主要是進出口的額度給高點。”
他知道那批裝備需付五億美金現金,其它的十幾億美金是用物資相抵的。
后來網上說。
那批裝備是最劃算的,華夏大量的日用品進入東蘇市場。
不但付清了裝備錢,還賺了一百億人民幣。
事情的真假無所謂。
但現在把大量的日用品運到東蘇,那是閉著眼就賺錢。
項目談成還得一年的時間,五億美金對易飛來說不算什么。
只要出口限制減少,很快就能賺回來。
就算賺不回來,為國家解決點困難也是應該的。
陳老說得對,每一個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國家都不會忘記。
雖然官方沒有公開支持麗飛公司。
但直接為飛來電子公司免稅三年,這就是態度。
陳文杰說道:“這個項目,就是一部份貨款恐怕也得五六億美金,你來想辦法?易飛,我知道你能賺錢,可你也能花錢啊,你能一下子拿出來這么錢?你也說了,是美金,不是人民幣。”
華夏現在整體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
外匯儲備真的有些捉襟見肘,那點外匯儲備還要購買其它的進口設備,如果易飛能解決這個問題,哪怕按官方匯率補給他人民幣也行。
雖然沒有先例,但也可以運作下。
里外不讓他吃虧就是。
反正他在國內大量的投資也是用人民幣。
他得出的要求更是好辦。
無法是出口限額問題,大量的出口是沒有問題的,國內不缺輕工用品,就是大量進口鋼鐵可能對國內鋼鐵市場產生點沖擊,但拿食品、服裝換來的那點額度不會產生大的影響,易飛現在進口的也不僅僅是鋼材,還有木材和銅,而且他又把部分轉手出口到東南亞和東瀛。
這個倒是可以考慮。
只是幾億美金實在不是一個小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