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蒼穹下波光粼粼,海鷗在天海之間自由翱翔。
一座座山巒凌亂地散落在海面,好似群星分布于夜空,其形狀猶如無數被茂盛植被覆蓋的石塔。
下龍灣是典型的石灰巖喀斯特地貌海灣,山海交錯重疊,風光秀麗迷人,素有“海上桂林”的美譽,乃聞名遐邇的著名景點。
山與山之間的海灣恍如水上迷宮,一艘艘游船穿梭其間,人們撐在欄桿眺望郁郁蔥蔥的景象,沐浴在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的暖風中。
“媽媽快看,好大一條魚!”小女孩指著遠處脆生生地喊道。
“哪里啊?”年輕的母親轉過頭,并未看見什么魚,視野內只有殘留的清澈水波在蕩漾。
白花花的波紋擴散極遠,水面分割的弧線蔓延至視線盡頭,由此可見確實是一條大魚。
當然,前提真的是魚。
“可能不是魚哦~”船上的向導開玩笑地道,“大家知道下龍灣名字的由來嗎?”
“和龍有關?”有人問道。
向導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開口訴說起這個講述了無數次的傳說故事:“在安南立國之初,人們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長,安南遭遇了外敵入侵,傳說這群敵人都是眼睛燃燒著妖火的怪物!眼瞅著他們就要從大海登陸地面,一頭神龍從天而降,它帶著自己的孩子們與敵人開始了激烈的戰斗。它從口中噴出數之無盡的珍珠,化作了千千萬萬的石頭島嶼,也就是大家所看見的這些海上山巒,因為太過突然,敵人的船只一艘接一艘地撞向石山,然后沉沒。就這樣,在神龍的幫助下我們勝利了,而神龍覺得此地風景宜人,人民勤勞善良,便不再返回天界而是留在這里成為了守護神!”
嗯,很老套的故事。
“所以就叫下龍灣嗎?原來如此。”
“嘁,這種類似的故事好像所有景點都會有吧!”
“對啊,反正就是編,總要整點文化底蘊、歷史背景才好漲價。”
“聽個樂呵就行了,神龍?真有這種生物的話,早就發現化石了!”
……
下龍灣以南五十公里的海域。
悠閑的魚群驟然驚恐混亂,跟開閘放學的孩子一樣一哄而散,偌大的深海頓時變得空空蕩蕩、寂靜無聲。
嘩嘩!
水溫升高,水流激昂。
參孫馱著楚薪由遠及近地抵達這一帶,前者在后者的示意下停止了高速游動。
“你也嗅到同類的味道了么?”楚薪摸了摸參孫遍布尖刺的腦袋,好似給予一只狗子充滿愛意的撫摸。
“吼~~~”參孫哼哼道,它很吃這一套。
龍族本會說話,人類的語言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但參孫比較特殊,盡管腦子智商正常,卻無法口吐人言,算是一種符合生物學的生理缺陷。
一周前,楚薪一路向南,通過言靈·血系結羅和身為龍王對于同類的敏銳感知,來尋找獵物,打算在結繭之前再活絡活絡筋骨。
然而幾天下來,遇見的最強獵物也就是一頭徹底轉化的死侍,哪怕它手撕棕熊、生啃猛虎,也扛不住楚薪樸實無華的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