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
拉瓦格沿海一帶。
這里是一片環境惡劣、地勢陡峭的海灘,隨時都會被潮水淹沒的沙灘布滿碩大的亂石,近乎九十度直角的懸崖阻斷了山與海,一側是暗沉沉的汪洋,一側是綠油油的森林。
這個海島小國人口本就稀少,旅游業也基本為零,若是風景優美、環境宜人的沙灘或許還有些許游客,可此地放眼望去沒有任何人為設施,數月半載都未必會有人涉足。
嘩嘩!
海水激蕩,浪濤推攘著拍打在不規則的礁石上。
隨著黑夜來臨,漲潮的海水灌入了一座座漆黑潮濕的山崖洞穴。
洞極深,極黑,豈止伸手不見五指,在這里面呆久了,恐怕都會懷疑自己存在的真實性。
但徑直向下深入,空氣中多了一些微小的火星,宛如飄飛的螢火蟲,照亮了干燥的巖壁。
這些是被點燃的火元素。
在最深處,無數蛛絲一般的物質遍布豁然開朗的洞窟,它們錯綜復雜地交織橫亙、重疊攀附,構成了奇詭玄妙的景觀。
絲線有粗有細,有曲有直,有獨立也有纏繞,第一眼像是泛著青銅質感的金屬材料,多看幾眼就會發現,絲線內流淌著暗紅色的粒子物質,介于堅硬與柔軟之間。
所有絲線都有一個起點,那便是位于洞窟半空中心的赤紅色的繭。
咚~咚~
繭的每一次跳動都會迸發出紅色粒子,這時候,絲線猶如萬千血管將其輸送至四面八方的巖石、海洋、山體、大地,將周圍環境改造成適合自身的領域,同時從大自然汲取所需的元素力量。
目前的繭僅有普通轎車體積,畢竟楚薪也剛開始結繭不久,具體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破繭而出也不得而知。
……
三個月后。
“我是記者珍妮,為大家實時播報西海岸的第一線新聞,如大家所見,現在的天氣很差!歐我的天,讓我們遠離海岸,我們差點被一道海浪卷下去!”
“半個月前,西部和北部沿海的氣候突然反常,不僅氣溫比往年的平均值高出10攝氏度,還接連出現海嘯、臺風、雷暴極端等自然災害,目前對沿海居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因為狂風暴雨,漁民們不敢出海~這位是負責相關事宜的警官,請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們說明一下最新情況吧!”
“很抱歉他拒絕了采訪,顯然大家都很忙,大家有沒有看見我額頭上的汗水,我的衣服已經完全被濕透了,不是雨水,而是我的汗水,這里實在是太熱了!我不太明白,明明雷雨交加,可氣溫詭異地居高不下?”
“哇哦,剛才的警官在暴風雨中救下了一只瑟瑟發抖的小貓咪,感謝上帝,他是個善良的人。”
“好了言歸正傳,就在三天前,國家地質局觀測到一座海底火山蠢蠢欲動,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樣十分關心它會不會噴發,接下來由卡爾教授給我們講解~”
轟隆!
狂風暴雨、電閃雷鳴。
海面波濤洶涌,漆黑的海水泛起令人頭皮發麻的層層波紋,似乎有一雙手在水下輕輕攪動,頗有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緊迫感。
一座海濱小鎮在海嘯與臺風的洗禮下淪為廢墟,因為多重因素,救援十分緩慢,按照正常思維,難民們應該在狂風暴雨中裹著被褥床單領取慰問品,可現實是他們恨不得脫光全身的衣褲,一個個都熱得大汗淋漓。
縱然如此,也沒人跑出去任由雨水沖刷。
因為太燙了。
那一顆顆雨滴雖不及開水,可溫度也達到了無法接受的程度,加之空氣中彌漫著燥熱的水汽,著實難捱。
與此同時。
拉瓦格沿海海域。
一艘大型貨船沉穩地懸浮在翻滾不息的大海之上,任憑風吹雨打都保持著巍然不動的氣魄。
“的確是元素紊亂引發的自然災害,四種元素因不明原因躁動,高度活躍互相影響,觸發了煉金領域的鏈式反應。”
“所以還是得找到源頭,可惜幾天下來毫無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