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說的也確實有道理,為這些華而不實的武功牽涉太多精力的話,甚至本身的眼界和實力也都會下降,真正實戰的時候十成實力能使出五六成就算不錯,長此以往,可以說是自毀長城。
可楊規每天只要練習一次,就能固定增長別人修煉許久都未必能達到的熟練度,對于特效功法,他也只需要提出一個設想,只要能夠紀錄到面板上,他就只管刷熟練度就可以。
這是一條專屬于掛壁的道路,張三豐當然理解不了。
“不過我還是很欣慰的。”張三豐看著楊規有一種大學室友中爸爸看兒子的感覺,“沒想到你最后還是選擇出家當道士,這說明我對你的影響很大,作為你人生道路上的老大哥,我很欣慰啊”
楊規也無話可說,當年跟張三豐一起研究“神”的時候,發現從宗教中挖掘更容易讓“神”增長,當道士又不是當和尚,沒什么大不了,畢竟他爹當年也在道門當過小牛鼻子。從這點來說,他當道士確實是受張三豐影響。
就聽張三豐繼續說道“不過你起道號有必要這么貼近自己的本名嗎,老烏龜”
“哎呀臥槽”
楊規暴起,照著張三豐就是一拳,張三豐隨手一記綿掌把他的拳頭扔到一邊,“不承認也沒轍,海龜道人又不是我叫你的”
楊規泄氣“沒辦法,當年我一路挑戰,后來在東海邊當年我爹曾經武功大成的地方練功,最后以歐陽鋒的逆行經脈、九陰真經的解穴功夫、硬氣功創出了一門護體神功。”
“啥就神功,神功能亂叫嗎”張三豐表示不屑,我都沒有神功呢,你敢叫自己的武功神功
確實,在金庸世界觀里,敢叫“神功”的北冥神功、九陰神功、九陽神功、羅漢伏魔神功,哪個不是無上神功,就算是出名的水貨紫霞神功,也能硬抗吸星大法都扛不住的寒冰真氣。
“嘿,你還不服,我告訴你,我這功夫,不需要主動運氣,時刻自我運轉,尋常刀劍也砍不動,鈍器硬打、劈空掌力打來,也會自動滑開,十成力剩不到一成在身上,還專防點穴。”
張三豐看楊規的眼神好像看神仙“真的”
“當然。”
楊規也郁悶,他練功之時盤坐太久,周身真氣逸散,竟然吸引了一頭不知多大年紀的巨大海龜在他身邊停留,想到這門功夫還能防各種方式的點穴,跟公孫烏龍那個有異曲同工之妙,楊規拍著龜殼干脆就叫龜殼神功了。
帶著海龜一身無敵護體神功的楊規,直到“海龜道人”的名號在東海一代傳出去,他才意識到似乎跟自己的名字犯沖。
可是已經晚了。畢竟江湖賀號這種東西都是別人給你起,哪有自己給自己封個at的,楊規又不會八步上籃。
“那就行。”張三豐也放下心來,“這次劫法場恐怕九死一生,你要是沒點本事,我還真怕你死在這。”
“你快拉倒吧,我該擔心你才對吧。”
楊規就鄙視這種凡事只靠肌肉的江湖俠客,“你來這多久了情報收集了嗎撤退路線研究了嗎點踩過了嗎到時候出哪門進哪門有數嗎法場朝哪開清楚嗎幾時點炮、幾時扔牌、幾時行刑都知道嗎”
“啊這啊我阿巴阿巴”
張三豐說不出話來,“這么說你是知道了”
楊規自信滿滿,“當然了,他們定計殺文天祥那都是我親耳在御書房里聽的,那張珪還在那跟皇帝表忠心呢,末將張珪,愿為大元世代抽煙喝酒燙頭,結果最后人家皇帝還不是派了伯顏主抓哈哈哈哈”
“服。”張三豐一直沒放棄實力較弱的白振通十人,也正是因為白振通謀略周到,有腦子,好做計劃,既然楊規也有這個腦子,他更省的費心。
畢竟眾所周知武當邋遢道人不拘小節,他不是笨,但這種算計他也真算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