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人理他。
這位元廷三代功臣、行樞密使,頂大的大官,仿佛一個路人甲一般毫無存在感。
同胞們唾棄他,敵人不屑他,這就是做罕見的下場。
這就是張三豐的特效武功。
他以“神”催動本身武功,走的仍然是正統路數,不像楊規那樣大部分內力都在爆發、逸散,反而神華內斂,效率很高。
這招正是改進后的“神門十三劍”。
劍法規定刺神門穴,就只能刺神門穴的是張無忌,張三豐是想刺哪就刺哪。
他這一劍在“神”的催動下,打出了古龍武功的感覺。相比楊規那種斗技一樣的浮夸特效,張三豐這一劍更像小李飛刀、靈犀一指、天外飛仙、神刀斬、奪命第十五劍那種一招破萬法的奧義。
必中,且出必見血,絕無空回
伯顏大驚失色,他一身軍陣武功,小范圍的騰挪決計比不上江湖高手,何況是張三豐這種絕頂高手。
好在他手下兵丁素養實在是高,在伯顏動的同一時間,兩名親兵也動了起來,用肉身擋在伯顏身前。
“噗嗤”
利刃入肉之聲響起,張三豐一劍刺穿一名親兵的咽喉,去勢不盡,接著刺穿了第二名親兵的咽喉,這才止住。
勉強逃生的伯顏已是渾身冷汗。
他只感覺面對剛才那一劍,比自己平生大小上百場戰役更為兇險,哪怕是受人埋伏、兵盡糧絕,也遠不如張三豐那一劍來的兇險。
張三豐一劍不中,連拔劍的動作都沒有,用“繞指柔劍”的手法把長劍逼成一個弧形,直接從那兩名親兵的脖子處割了出來,蜿蜒再繞向伯顏。
他的繞指柔劍很顯然也加入了“神”的用法,那天晚上連楊規的特效氣劍都能包裹起來,何況兩名親兵的肉體凡胎
伯顏只能又躲,用親兵的性命換自己的命。
伯顏這邊兩三條命都沒了,楊規那邊卻進展比較緩慢。
他的特效是真特效,沒有必中的效果,太乙分光劍一出,金色氣劍在空中繞著圈子刺張珪。
張珪雖然在這種江湖戰中戰力不行,但好歹張家也是三代名將,本身也是一身好武藝,奪過旁邊親兵的一桿長槍,仗著兵刃長度,和七八人親兵組成的軍陣,勉強跟楊規抗衡。
“上,都給我上”
饒是伯顏這等名將,面對這種情況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人在咫尺,盡可敵國。他再是橫掃歐亞大陸的軍神,沒有軍陣給他排布,他一樣只是個身體強壯點的老頭罷了。
好在此時的蒙古軍隊軍事素質真的很高,悍不畏死地用人命往上堆,終于讓伯顏和張珪有了一點可乘之機。
“伯顏大人,為今之計,還是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