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的將領用蒙語大聲喊道,隨后就是一輪萬箭齊發。
此時的蒙古軍隊確實厲害,他們有平射,有拋射,角度刁鉆,覆蓋面極廣,避無可避。
“老張,讓你看看我師門的劍法”
楊規十分鬼畜地抖動起來,一瞬間他二人周身兩丈以內的箭雨全都被圈進奇怪的軌跡,然后順著來的方向反向發射
“噗嗤”
“噗嗤”
利刃入肉之聲不絕于耳,至少有五六十人中箭落馬。
還是那句話,重傷瀕死的令狐沖都能一瞬間刺出三十劍,楊規身負幾大神功,一劍反打幾百支箭不過分吧
“別放箭了”
忽必烈躲在一萬人組成的重重包圍之中喊道“用人命堆為長生天光榮而死的時刻到了”
蒙古兵是真不含糊,聽了忽必烈的命令,“嗷”地一嗓子就又撥馬沖了上來。
“遭咯。”
楊規終于也開始變臉色了,“老張,今天咱們可能就死在這里了。”
“死得其所,那也沒什么。”
張三豐一臉淡然,他一個少林寺雜役出身的野小子,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值了。郭靖那么大的大俠,還不是殉國而死,自己能在臨死前殺他幾百蒙古兵,也當名傳后世。
蒙古兵顯然改了戰法,最前排的人干脆棄馬下來步戰,并排擠在一起,端著長槍一步步穩扎穩打地走過來,徹底貫徹忽必烈的戰術,組成四道人墻,用人命硬堆。
剩下的騎兵則騎馬在外圍,避免楊規和張三豐能夠沖出重圍跑掉。
楊規和張三豐用出渾身解數抵擋。
但終歸人力有時而窮,楊規和張三豐一攻一防,幾乎累到脫力,這才殺了八九十人。
要不是這兩人都是輕功高絕之輩,早已被圍殺致死。
“哼,朕就知道。”忽必烈看著遠方的戰局隱約有些害怕,“這兩人對軍隊造成的殺傷比當年郭靖都大再給我上,不管死多少人,朕要這兩人今天死在此處”
楊規和張三豐用輕功在蒙古兵頭頂上飛來飛去,以保一時平安。但一來輕功并不足以飛出幾千人的陣勢,二來他們起飛還會伴隨著長槍和弓箭的騷擾,能夠騰飛的距離更近。
“老張,我還有最后一招,說不定能殺忽必烈,但肯定是跑不出去了,你說我用不用。”楊規喘著粗氣兩槍攮死四個蒙古兵,站在他們向天指著的槍尖上抽空問張三豐。
張三豐也完全拋棄了劍這種短兵刃,不停地投擲從蒙古兵手里搶來的長矛殺敵。
“廢話,早你就該用了”
“得有一會,我得聚個氣。”楊規仗著龜殼神功硬抗了幾下蒙古兵的長槍捅刺,但周身上下已經開始受傷,沒有硬氣功的張三豐更是慘不忍睹,“你還能幫我拖一會嗎”
“走肯定是走不掉了,我這大招就在這里開了吧。”
張三豐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真武劍勢”
張三豐一聲暴喝,周身內力爆開,好像兩個旋渦一樣不停盤旋,最終在腳下出現了一個大烏龜,尾部是一條巨蛇。
而張三豐披頭散發,站在龜背上,手持真武劍,仿佛一個頂天立地的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