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以方臘、宋江為首,聚集了十二路最強的反叛軍,各自稱王,開始攻城略地,侵占州府。內有兵患,就要加重賦稅,讓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就催生了更多的反賊,朝廷就又要加更重的賦稅。
一手反賊,一手賦稅,如此死循環,讓大送文體兩開花,焦頭爛額。
干完江湖,再干廟堂。
哲宗年間朝堂黨爭一片混亂,理想主義者王安石心思是好的,但確實也忽略了落地過程,搞得民不聊生。宋神宗早薨,高太后與小皇帝暗中博弈。
在當時任何人眼中看來,這都是北宋正治最復雜的一段時期,但是在楊規看來,大送除了有太祖和有岳飛的這兩個時期外,就沒有惹不起的時候。尤其是現在。
簡而言之一句話,名氣挺大,做事不行。
文彥搏也就在相聲里留下個幼兒倒有浮球之智,司馬光也就砸砸缸,蘇軾還是得在黃州老老實實燉肘子,沈括去一邊當科學家挖一下石油客串一把鋼鐵俠就可以了。
哦,差點忘了,沈括好像是支持變法的自己人。
就這伙廢物,政治斗不過蔡京,領兵還不如童貫,講句實在話他們當的那些官兒,灑把米喊雞雞也能干,糊攤奧利給拉狗來狗都能行。
這伙人最擅長的不就是政治斗爭失敗了寫詩文罵街嗎,我罵的比他們臟多了。
在楊規看來,真能臣就得數張居正。張居正不成,有個嚴嵩嚴世蕃,也比蘇軾司馬光這伙守舊廢物強。正巧,他這兒就有個嚴嵩。
“蔡大人,想不想當個宰相啊”
看著楊規隨意安排宰相去留的樣子,蔡京心中涌現出深深寒意。
他知道自己官場上那一套對眼前這位看似年輕的老怪物根本不好使,十萬大軍人家仍能來去自如,說取你首級就取你首級。但是反過來一想,這也是好事,他說能讓自己當上宰相,說不定就真能。
于是蔡京虛心地問道“楊先生,您說怎么辦”
“簡單,就是皇帝想什么,伱就做什么。”楊規饒有深意地看著蔡京,“蔡大人說說,皇帝現在最想干什么呢”
“打遼國,不對,官家最想變法維新,可他沒法變法維新,因為太皇太后一直壓著官家,嘶”
蔡京倒吸一口涼氣,瞪大了眼睛。
“高太后是皇帝的祖母,官家不可能親手殺了他祖奶奶。”楊規語氣陰森,“我這有兩千特種燕衛能給你調動到京城去,這兩千人打你大送十萬軍隊不成問題。”
蔡京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捂上耳朵,眼前這人真是太膽大妄為。
但是楊規的聲音仿佛惡魔低語一樣,不止鉆進蔡京的耳朵里,還鉆進蔡京的腦袋里“蔡大人,你總不會以為這宰相是隨便就能當的吧,不會以為是你跟皇帝關系好他就會讓你當的吧為人臣子的,要想想怎么為陛下分憂才是。”
這才有了蔡京下定決心,親手手刃高太后一事。
果不其然,趙煦對蔡京的信任和倚重達到頂峰,當場宣布任命他為宰相、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