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你不要注意細節,叫什么不是吃飯,茲要是一群叫花子湊起來的幫派,它都能叫丐幫。武功為了顯得自己厲害,托名個龍啊虎的也很正常,你別多心。”
楊規偷偷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講的太過入神,把時代背景和武功忘了修改了。
“總而言之,你現在明白了吧,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楊規趕緊岔開話題,繼續忽悠蕭峰“戰爭是什么只是一個君主一聲令下,一個農民的兒子跨越千里距離,去殺死另一個農民的兒子,這應該嗎這不應該”
楊規說著站了起來,語氣變得激昂“興亡百姓苦,為師所希望的,是這個世界上不再有戰火和死亡,世界和平,天下大同。我夢想有一天,在黃土高原上,昔日契丹人的兒子能和宋朝漢人的兒子同席而坐,共敘手足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雁門關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我夢想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民族,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
“我常跟你說,武學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招。無招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不殺,不殺,那就是和平而你,你整掌握著和平解決遼國至少四分之一領土的實力,告訴我,你會怎么做”
楊規最后一句高吼落下,他甚至擺了個亮相,目光炯炯地看著蕭峰。
蕭峰被感動了。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因為民族問題,雙方兩難,他遺憾父母被殺,也遺憾自己被逐出丐幫,被迫離開大宋。他看多了邊境上兩國軍隊互打草谷的慘狀,他心中渴望和平。
蕭峰雙膝跪倒,對著楊規拜了兩拜,認真地說道“師父,我懂了。”
第二天耶律洪基來時,看到軍容整齊的十萬大軍還傻呵呵地樂呢,“好,好兄弟,你果然知道大哥心中所想,連軍隊都提前點齊了”
蕭峰卻不下馬,帶著身后眾將齊喝道“請陛下暫止兵鋒”
耶律洪基嚇了一跳,耶律涅魯古的舊事又在他眼前重現。他怒道“蕭峰你要干什么你這是造反,你知不知道蕭峰”
耶律洪基一邊被人拖走,心中還一邊想著,此次回去之后,一定要取消南院大王這個官位。
太危險了
“什么洪基被南院大王兵諫扣押”
皇太叔耶律重元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驚得站了起來,隨后,他心中那股被沉寂下去的念頭,又開始不受控制地瘋漲。
但是顯然,遼國皇室擁有跟耶律重元一樣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數。
最終遼國貴族勉強團結在一起,先發兵平叛。而蕭峰也帶著大軍北上,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
遼國內戰,打的狗腦子都出來了。
此時的慕容復已經完全看不懂局勢,只能像個抄答案的學渣一樣問著楊規“楊老,蕭兄能行嗎,他個人實力是很強,但又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再說那都是遼國自己的兵,他們是跟一個外來戶大王還是跟自家老牌貴族很容易做出選擇吧”
“當然不行,所以我這不是帶你來西夏了嗎”
兩人已經“說動”西夏皇帝,與燕國結成同盟,隨時準備出兵。而他們燕國還有當初段延慶留下的兩萬多軍隊,一直駐扎在新吐蕃境內,經過這幾年的訓練,也成為可堪一用的強軍。
果然不出楊規所料,一個外來戶,又是個莽夫的蕭峰,根本不是遼國貴族的對手,大敗虧輸,手下兵馬全部投降,耶律洪基脫困,蕭峰狼狽逃回燕國。
遼國大軍集結南鎮,志得意滿。耶律洪基看著全國六十多萬兵馬聚集于此,哈哈大笑“蕭峰匹夫,趙佶小兒,妄圖阻我大遼兵鋒,做夢眾將士們聽了,肥沃的土地,女人,就在前面,跟朕去取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