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原帶來的糧食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不錯,由于楊規的告知,他們知道季節是與中原反著來,因而避免了不少種子浪費。麥穗開始抽芽,玉米桿也開始節節竄高。
沒錯,在天龍八部的世界里,北宋有玉米和辣椒,據說是一個波斯商人帶來的。但是不用糾結這種小事,有玉米反而更好,至少比只有小麥和水稻的情況下更加不用擔心糧食。
在做好基本的生活文明搭建后,慕容復命人打造了船只,去往不遠處的澳洲大陸。此世第一個登上澳洲大陸的外來人,再也不是歐羅巴鬼佬。
剛剛登上一片新大陸的大燕人們看什么都非常新奇,此地的動物也十分奇特,有巨大的鳥類鴯鹋,有抱著樹一睡一整天的考拉,還有能自主打拳擊、拳路天生之間就好像蘊含著一套上乘拳法的袋鼠,肉質跟牛肉有點像,優質蛋白質。
大燕的人們與本土居民進行了友好的交流,發現此地的本土居民雖然質樸熱情,文明卻還十分原始。
善良的大燕人干脆幫助他們建造房屋居住,建造工事抵御野獸攻擊,建造水利設施用來灌溉,基建狂魔的基因提前一千年開始覺醒。
慕容復貫徹了從中原出來時的諾言,沒有再當皇帝,而是建立了新的秩序。他按照楊規的話,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大力推進科學的進步。終于,大燕人民造出了能夠遠洋的海船。
慕容復挑選武藝高強、水性精深的人員,組成航海隊,從腳下這個被命名為大燕島的無人島出發,不停向著東方航行。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他們的船看到了另一片從未有外人登陸過的大陸。
勤勞勇敢的人們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發現了比玉米產量更高的紅薯和土豆,可可豆和西紅柿,當先遣隊將這些種子帶回大島上時,慕容復痛哭流涕。
原來楊老說的都是真的,這世界真的有那么多未知在等著我們探索。
時間過得很快,此時距離慕容復帶人登陸這塊無人大島,已經過去了三十年。慕容復早已辭任所有官職,跟李清露兩人幸福地過起二人世界了。
盡管慕容復已經不再擔任大燕的最高首領,但大燕人民仍然將他視為精神支柱之一。看到當初慕容復極力主張的出海帶來如此多好處之后,大燕島上的人們更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航海熱潮。
隨著這股熱潮,造船航海等各種工業科技水平也突飛猛進。慕容復用盡自己所有的積蓄,買了一艘很棒的海船,帶著李清露兩人出海。
慕容復坐在船頭的甲板上悠閑地釣著魚,對倚靠在船舷上看著海中魚躍的李清露說道“媳婦,你說這大地真是圓的嗎”
“廢話。”李清露沒好氣的白了丈夫一眼,說道“這還用楊老說,你航海這么久,遠處的船只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還不足以證明大地是圓的”
“可我就是想親眼看看,想試試向東出發,最終卻在咱們大燕島西邊回來,這種感覺真的太魔幻了,古人說南轅北轍,可實際上,南轅北轍竟然是可以到達目的地的。”
這種事情對于任何一個現代人來說都是基本常識,可對慕容復這種古代人來說,無疑算得上是世界觀的顛覆。
這令慕容復的心中充滿了向往,事實上不止慕容復,三十年過去,大燕島上一代人繁衍出新一代人,幾乎每一個聽著航海英雄傳說長大的孩子,夢想都是征服海洋。
“小復,你釣了這么長時間,還沒釣上來,快把你那個破桿子扔了吧,陪我看看海豚。”李清露從認識慕容復開始就聽楊規叫他小復,于是也這么跟著叫,盡管她的年紀比慕容復還要小個八九歲。
“什么話這是,什么叫釣不上來,我這是,這是閑情雅致知道嗎,我這海釣,我這是無畏精神的探險”
慕容復老臉微紅,抬手一桿子攮進水里,就看水下一陣撲騰,一條巨大的海魚被慕容復刺穿了身體,拽上船來。
“看見沒區區釣魚,你男人但凡想釣,會釣不上來”慕容復得意洋洋。
“去你的,那么大個皇帝,就會欺負魚。”李清露笑著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