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華嚴看王君可這個態度,也沒多說,從懷里掏出一顆豆子扔給羅士信,“吃了。”
“好!”羅士信也真是虎,也不考慮有沒有毒,扔進嘴里就吃,嚼的“嘎嘣嘎嘣”作響。那豆子剛咽下肚,就感到一陣麻癢,隨即一拳打塌了王君可家大堂上的一根柱子,高興地叫道:“好了,好了嘿,和尚,你真是神仙!”
“阿彌陀佛,貧僧是佛祖,不是神仙。”華嚴自從拜了楊規,口氣也變的大多了。沒辦法,兩個圣人的二對一小班親傳,連個佛祖都不是,那還修什么了,那對得起師父嗎?
華嚴現在之所以還說“阿彌陀佛”,那都是他之前當小和尚時留下的口癖。不然按照楊規的意思,他應該開口就說“華嚴佛”才對。但是華嚴覺得很尷尬,而且他現在又并未成佛,也就沒叫。
王君可側目,好和尚啊,竟然敢自稱佛祖,難怪跟著楊堅造反,這也不是個什么正經和尚。至于羅士信那就簡單多了,他嘿嘿樂道:“佛祖,佛祖,佛祖是啥,好吃不,那豆子好吃,還有沒有?”
“那是我師父親手煉制的仙豆,凡人沒有享用資格。給你吃一顆是因為你是因我而受傷,否則也沒得吃。”
楊規就算下凡來了,不能動用仙人以上的力量,卻還是沒放下愛煉仙豆這個愛好。其實他給了華嚴一兜子,但是出于對師父的尊敬,華嚴可不會讓仙豆給這個傻子當飯吃糟蹋了。
“行吧。”羅士信的情緒肉眼可見地有些低落,“跟著你這個和尚只能吃齋念佛了,肉也沒得吃,不好,王大哥對我不好。”
“肉你隨便吃,肉管夠。”華嚴只是出家人,又不是極端者,當然不會阻止別人吃肉。于是羅士信又快樂了起來,“好,有肉好,有肉好。和尚是好人。”
他是好人,我就是壞人?白眼狼,忘了誰養你這么大的?王君可無奈地看著華嚴跟羅士信離去的背影,招呼下人道:“這屋子重修吧,好在這是最后一次,以后是沒人拆柱子了。”
想到日后不用這么頻繁地動輒重修屋子換柱子,王君可突然心中還有點惆悵。
于是隨著華嚴帶回來羅士信,現在楊堅帳下的猛將就擁有了排名第四雄闊海,第五伍云召,第六伍天錫,第八楊林,第十楊義臣,第十二梁師泰,四猛的頭一猛羅士信,還饒上了邱瑞和魚俱羅。
四猛四絕十三杰之中,占了小一半。
比較遺憾的是,等他們到山東的時候,卻發現秦瓊已經不知道被什么人給招攬走了,連同他老母家當也跟著一起搬走,濟南府查無此人。
秦瓊這一走,作為他干兒子,十三杰排名第十一的大錘公子、銀面韋陀秦用,秦瓊發小程咬金自然也就一起走了。
這讓華嚴感到有些不對勁,秦瓊一個臭馬快班頭而已,在江湖上名聲再響亮,一般江湖上慣用手段也都是結交一二,這直接連窩端走了的作風,一看就是大有圖謀,委以重任。
可是自己手上有師父給的四猛四絕十三杰排名名單,所以自己敢給秦瓊許下個兵馬大元帥的要職,除他之物,還有誰能這么信任一個臭馬快班頭能擔任如此重要職呢?
至于單雄信之流,他非但跟王君可一樣是綠林總瓢把子,更是青龍星轉世,為的就是禍亂天下,給天下一個亂世折騰。
他的任務可比其他神仙還重的多,他得兩次轉世,日后還要轉世成淵蓋蘇文,再禍亂大唐天下,殺盡賈柳樓四十六結義剩下的那二十六人,自然更不可能投了楊堅。
這些年下來,楊廣的各路昏招頻出,典型的志大才疏,還喜歡剛愎自用、殘暴不仁,對外三征高句麗,斷送百萬大軍;對內開鑿大運河,民憤怨聲載道。跟世家大族的爭斗之中,世家大族幾乎是什么都沒干,就看著楊廣快要把自己玩死了。
這些人不由感嘆,早知這貨這么好對付,當年何苦這么警惕?
大唐朝是遍地反賊四起,經過朝廷的清剿,和反賊們自己之間的互相傾軋,最后留下來了十八路反王。這些能在朝廷清剿后留下來站得住的,無一不是兵強馬壯的勢力。
只是,這些反王,在別人眼中,仍然是小卡拉米。就像是打游戲,最后出場的才是boss,現實中也是一樣,水底下的才是大魚,岸邊上撒網的才是漁翁。
現在充其量是水底的大魚浮了上來,距離漁翁撒網的時候,還不知道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