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徐茂公沒錯?
不說徐茂公已經脫離了他們瓦崗寨的陣容,投靠了后土大王軍,就說徐茂公還是他們的人吧,戰場出了紕漏,打了敗仗,甚至還是在否定了別人的決策之后做出的打敗仗的決策,單憑這一點,也足夠殺頭了。
戰爭不是兒戲,不是說你沒立軍令狀導致輸了就不用擔責或者不用砍頭的。
“老徐啊,這事兒你干的不行哈。”楊規表示了對徐茂公的批評,“但是咱不是沒有機會,你這樣,你待遇先降三級,作為處罰。但是呢,日后咱們的戰爭可能曠日持久,老徐你對內政怎么樣?”
“內政我行,內政行。”徐茂公是徹底不敢狂了,畢竟他也沒料到楊堅手底下那么多牲口,自己這邊三個猛的不像人類的家伙出戰,都仍然是個輸。
這話他肯定沒法說。不然呢?說我們不夠強,那你自己上陣試試?你來防伍云召?
徐茂公只能低頭認錯。
他心中也很委屈,他娘的也沒人告訴我這是一群非人類啊,我用人類的計謀對付他們,當然不好使了。但是現在說什么都沒用,能保住一條命,先從內政開始治理起來,也就算是不錯。
“很多人的想法錯了,他們認為爭天下就是爭一時之得失,一戰之輸贏,這看法有錯誤。”
楊規批評完了徐茂公,當然也要肯定他一下,不然剛才直接把他砍了頭,也沒人會說什么。既然留下他,必定還是有用。
“只要這一戰中,咱們的有生力量沒有被消滅,那就仍有再起的可能。
咱們的目的是什么?李淵你別不高興,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打掉世家門閥,你們這些世家大族統治天下的時代要過去了。
楊堅這次是贏了,但是他怎么沒有順勢從楊廣手里再把皇位接回來啊?這就是他的目的!”
楊規說出了楊堅在樓船上沒對楊廣解釋明白的話。
楊堅為什么被迫退位,傳給楊廣?當然是因為他開科舉,平推教育,動搖了這些世家大族統治的根基,遭到了他們的聯合反撲。
那么楊堅又為什么要造反?總不能是為了把自己這個兒子從皇位上趕下來吧?
當然不是,就楊廣那點德行,以現在楊堅的能力,想把他從皇位上攆下來,是殺是留,那都是一念之間。
楊堅造反造的是這天下的反,是全體現有既得利益階級的反,他要掀翻世家門閥的統治,讓更多的人材充斥到朝堂之中來。促進生產力發展,促進文明進步。
當然最后這兩句是楊規跟他說的,楊堅到現在自己也沒完全弄懂。但有一點他明白,如果要讓自己把這事情干成了,那他可能比所謂的“天定人道大興”的“天可汗”,更加的英明神武。
日后歷史上盤點君主的時候,自己少不得一個“千古一帝”的評價。
故此他不可能現在就把皇位從楊廣手上接過來,他一定要用造反的方式,將世家大族統治的根基,一點點砸碎了,一點點將這大唐朝廷改造成適合科舉,適合所有人才發展的樣子,才會重新登基。
這其實就是改革的一體兩面。之前楊堅使用溫和的手段進行改革,一點點蠶食世家大族的利益,讓世家大族有了反抗的時間。這次他直接不裝了,踹門進去就砸了這些世家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