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李密到底是創業時期的君主,對比封建王朝的其他首領、皇帝之類的人物,已經算是很有良心了,起碼還知道死了人要“多給撫恤”。
大部分封建王朝的軍事主官和分管的首領,大部分的選擇都是平時吃空餉,打完仗之后還吃空餉的撫恤。連空餉的撫恤都吃,實餉的撫恤自然也給吃。
朝廷撥發下來每人五十兩的撫恤金額,等真正到了大頭兵家屬手里,能有一二兩銀子,那都算是這路軍隊各個軍事主官的道德觀念比較強。
畢竟哪怕是朝廷,是皇帝,這種規則也是默認的潛規則。在這個年代,普通人如同草一般輕賤,一條性命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這也正是楊規比較推崇老八的原因。
老八或許殘暴,或許臭不要臉,或許出爾反爾,執政成果和軍事成果也或許都在整個中國歷史的帝王之中排不上前三千五。但是有一點,他底層出身,他是真不忘初心,他是真拿普通人的命當命。
這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或許這正是朱元璋卑微的出身給他帶來的最后一絲憐憫。
同樣,出身黑道瓢把子老大哥的單雄信,未必拿普通人的命當命,但是跟他混飯吃的兄弟,他絕對拿他們當個人看。
李密這話登時激怒了單雄信和王君可,長久以來不可調和愈演愈烈的矛盾,終于在這一刻爆發。
忍無可忍的單雄信,當場沖上臺階,把李密從他那個龍椅上生擒了下來,召集瓦崗寨所有主要頭領,來了一場公審。
早已激起群憤的李密,皇帝之位自然是給廢了。攆出瓦崗,永世不得回來。
李密后來怎么樣,沒人知道,也沒人去管。畢竟按照現如今這個形式來看,他已經沒有任何機會,死在亂世的概率可能比較大,最好的結局也就是做個什么教書匠或者師爺,了此殘生。
但根據李密這人心高氣傲的德行來看,或許他寧愿選擇一死自盡。
只是已經不會有人所關心了。
攆走李密之后,瓦崗所有人一致推舉單雄信作為最高首領。已經見過世面的單雄信也沒再稱帝作死,直接帶著人馬糧秣,整寨投靠后土大王軍,用這些買下了個日后能夠開疆拓土海外王的優先權。
這樣也好,日后那青龍星再想作亂禍亂中原,那就不用身死之后轉世成淵蓋蘇文了,直接單雄信就能從海外再打進來。
當然,也有一些損失慘重,或者直接就被打死,二把手或三把手繼位的,沒什么心氣兒的反王,他們就選擇買個逍遙職位得了。
雖然楊規規定非海外王不得世襲,但終歸自己在位期間,就足以為后代攫取足夠好幾輩兒生活的財富和勢力了。至于再之后?那只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之前的反王已經不再作數,現在后土大王軍的高級首領,完全靠著能力和功勞上來。
今天有資格跟徐茂公一起在王宮大殿里議事的,基本全都是一些后來培養起來的人材,之前的舊反王,只有單雄信、竇建德、高談圣、李淵等為數不多的人還在大殿之上。
沒錯,還有李淵。
作為擺明了要被打倒的世家門閥代表人物,李淵原本以為自己家就這么完了,但是奈何自己兒子爭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