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只能老老實實去當這個長安縣令。
說實話讓狀元當縣令,屬實是過于瞧不起狀元了。
按照正常來說,狀元從考完試,朝廷就會封一個從六品的官職,但這個官職不是看大小的,重要是看職位。一般是翰林院編修之類的,一個閑職。
也就是讓你在翰林院看書,充實學識。你是看書也罷,出去游玩也罷,沒人管你,朝廷還給你發著俸祿供著。
要是趕上有事要做了,一般朝里的大官兒就會帶著你學做官。最次的也得是個六部侍郎,有的甚至就是六部尚書親自帶。
沒事了仍然是讀書和游玩。
這段時間是干什么的呢?
等位。
等到朝中有合適的官職實缺了,這個官職原本的官員上升了,或是致仕退休、罷官免職了,空出這個官位來,就是你狀元郎去做。
一般不會太小,就算是有的品級不高,但一定占兩個特征,一個是在朝廷中央,且直屬高官,能夠經常出現在皇帝視線之中;另一個是升遷道路順滑,升遷周期短平快。
一般的狀元,后面起碼是個六部侍郎,六部尚書也都很大一部分是當年科考的狀元。
這才是狀元的待遇。
每三年一次,全國讀書人之中的頭名,值得這個待遇。
《西游記》原著一百回本之中,本來是沒有陳光蕊如何被殷小姐拋繡球拋到招親,也沒有上江州上任,更沒有水匪劉洪冒充陳光蕊做了十幾年的知州,也不存在唐僧親手活剜仇人心肝祭奠父親這回事。
此乃是清朝末年給加上的《附錄》所書。
根據原著之中的碎片信息,佛前訴說一百零八難的出胎幾殺、滿月拋江、尋親報冤這湊數的前幾難,和取經路上烏雞國唐僧對自己身世的自述,可以拼湊出的是陳光蕊被水匪殺害,后來唐僧找到殷開山發兵報仇確有其事。
拋繡球招親雖然扯淡,但好歹有后面玉兔公主那個拋繡球招親的故事,也算是前后呼應,但上任江州知州、水匪冒充知州十幾年這種事情實在太不現實了。
按照西游記成書年代,明朝有州府二百來個,要讓狀元去上任知州,那純屬是一種流放和侮辱,怕不是得罪了朝中大員才會有這種待遇。
正常狀元就不該外放,在中央做到三品乃至以上的要員,才有可能去地方上鍍個金,然后再回來接任六部的主官。
陳光蕊帶著妻子應該是順水漂舟下江州游玩,或者是應朝廷的命令去辦事,半路被水匪殺了。而一個州府的長官被水賊占領十幾年更是無稽之談。
李世民真要昏庸至此,也甭談什么貞觀之治、大唐盛世了。
知州都算侮辱,更別提知縣。盡管這個知縣是天子腳下長安縣令,所謂“天下第一縣”,那也仍然是一種貶斥的行為。
但是無論是陳光蕊還是玄奘自己,都沒有意見。
陳光蕊在兒子出生后這十二年里,也早已接受了自己兒子是要離開大唐干大事的人這么個設定,而玄奘更是一心向佛,雖然向的不是如來,而是自己成佛,但仍然對凡間的權勢沒有興趣。
當個縣官兒,能多少掌握一點民間疾苦,體察民情,有一定行政能力和思維邏輯,這也就行了。
華嚴這個老師也沒意見,畢竟這就是華嚴親自安排的。他準備在玄奘結束了長安知縣的生涯之后,自己辭任太師一職,跟徒弟一起退休。
本家都沒意見,外人更沒意見了。尤其是跟玄奘一科開科考試的,更是恨不得把玄奘給供起來。
狀元不做翰林編修,不去補那些個高官或者好升遷的實缺,那豈不是就順位輪到我了?聽說榜眼天天在家里對著玄奘的牌位磕頭,要不是玄奘這種鬼畜操作,他的升遷之路起碼多走五年以上。
“來呀,梆點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