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跟孫悟空兩個暴徒,以一種幾乎橫推的方式,速通了原本玉帝和如來安排下的大幾十路劫難。
當唐僧跟孫悟空倆人坐著一條龍出現在劫難地點上空的時候,所有的生靈,甭管凡人也好妖怪也罷,還是山神土地也好,都知道這兩位可不好惹。
在高老莊當贅婿的卞莊——現在已經成了豬八戒,老遠就知道來了不好惹的人,打算縮起來避避風頭,哪知唐僧跟孫悟空的眼力更好,老遠就看到這里有妖氣。
一問,豬妖作祟。那沒的說,我們東土大唐的圣僧,一定幫你們降妖除魔。除魔的結果就是,豬八戒讓唐僧揍的跟荝瓜似的。
這老小子還想偷懶,唐僧的大金剛拳一拳給他豬頭砸腫了三圈,踩著他的腦袋,拎著他耳朵問是你跟我上西天,還是我送你上西天。
那時的豬八戒慫的跟他的老相好兔子似的。
沒轍,成了取經團的老二。
老大是玉龍三太子。
這龍的實力地位現在也不可同日而語。
原本的玉龍三太子就是個純粹的大牲口,當腳力用的,除了個別時候沒轍,根本就沒他的戲份。雖然也叫唐僧師父,但唐僧和仨徒弟根本也沒認他,否則的話豬八戒就應該是老三。
但是當然了,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原本的玉龍三太子取經一路上,除了黃袍怪那里迫不得已動了一次手,受過一次傷之外,全程就是走路,混吃混喝,偶爾給猴子尿泡龍尿用。
雖然說他既沒混上人參果,也沒還混上什么丹藥、宴席之類的,一路上過來凈吃草料了。但要考慮到,這位龍太子可是戴罪之身,而且還是死罪。
走一趟路下來,就免了死罪,還混了個佛門的菩薩當當,就這還要什么自行車啊?
但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是,原本的玉龍三太子,在取經團隊之中就是個小透明,沒有身份也沒有地位,哪怕他在與黃袍怪一戰之中,表現出來的實力、斗志和智力,都要超過豬八戒和沙和尚。
但他仍然是連個名字都沒有。
后世不知道哪路神仙管小白龍叫敖烈。這名字除了暴露無知之外只能說很搞笑。
首先西游記里的龍族就不姓敖,這個敖字是老龍王的排輩,排敖字輩,硬要說的話,龍王應該叫龍敖廣。
而龍太子排的是個“摩”字輩。
要深究白龍馬的原身叫什么名字,他叫摩托、摩的、摩天大樓的可能性,都比叫敖烈大。
西游記這書是很講究的,章回名目都帶著道教的修金丹之法,取經團隊師徒四人外加一匹馬,一共五個生靈,都有各自對應的五行屬性。
原著第八十九回《黃獅精虛設釘鈀宴,金木土計鬧豹頭山》,將三個徒弟的屬性都定下來了,孫悟空屬金,豬八戒是木,沙和尚是土。
而西游記里的龍族全部屬水,司掌水系和降雨,除了亢金龍這種腦袋頂上長獨角的亞龍重之外,基本都貓在水里當龍王。
唐僧最后論八十一難的時候,叫“滿月拋江第三難”,水是他的劫難,他又出身南贍部洲,自然應該屬火。
那么玉龍三太子一個水族你給他起個火系名字,這個就太違和了。所以龍太子不可能叫敖烈,他就是沒有名字的小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