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這倆人又有要打起來的跡象,鴻鈞趕忙開口說道:“行了,小輩面前,想什么樣子!如來佛祖,你西天既秉持天道,自當結束紛爭。圣人分割鴻蒙,紫氣高懸,留待有緣之人,由你西天三世佛做見證。”
“是是是,謹遵道祖之令。”如來還能說什么,只能拉著其余三位佛祖一起下拜。
于是天道昭告三界,取經團化解天道圣人矛盾,促使天道重立圣人規則,西天大乘佛教四位佛祖見證。
西天眾人聽見這話肝兒都打顫,好家伙你如來佛什么時候這么牛逼了。
圣人之戰解散,諸圣暫且歸位。既然要把功德放到西天取經里,自然就得等取經結束來辦此事。
圣人大戰一關過去,后面也就沒有什么再能阻礙到取經團的了,很快師徒五人就穿過西牛賀洲,來到了靈山腳下。
這次可沒有寶幢光王佛再撐船渡他們了,但好在這些人也都不是凡俗之體,并不需要脫去凡胎,走著獨木橋就穿了過去。
這一路上取經團的戰績,西天眾人又不是沒聽說過,就算是沒聽說過的,就在不久前的圣人大戰開端,猴和豬過來把大日如來帶走,然后又把寶幢光王佛帶走,這倆佛祖就死球了再也沒回來的事情,他們可是親眼得見。
畢竟如來帶走的只是正佛級和副佛級的高層,像阿南迦葉這種尊者級別的小卡拉米,可沒資格去方寸山團建去。
故此這次取經結束,大雷音寺是分外的和諧。阿南迦葉也不敢公然索賄,如來馬上就要成圣的人,也沒心思用什么狗屁無字經書為難唐僧這個下任的西天之主。
痛快地給了經書,讓取經團五人帶著經書回歸東土。
是的,回歸東土才是取經的最后一步,畢竟取經名義上是為了傳教,而不是一路上斬妖除魔。
回去的路途可就容易太多了,走西牛賀洲直接向東南,回到南贍部洲的大唐朝,僅僅十萬八千里,這放在四大部洲上,基本就算兩家相鄰的距離。
以這一群最次都是金仙的老神仙的飛行速度,過不多久,就來到了長安城。
他們來時,楊堅剛散了大朝會,正想著今天中午吃點啥呢。
一團祥云佛光從空而降,就聽見唐僧的聲音。
“陛下,貧僧不負所托,將真經取回!”他不稱“臣”,已經擺明了是要脫離唐朝朝堂的意思。
但楊堅早就知道這個結局,而且他也顧不上管這種小事。
他趕忙招呼滿朝文武,紛紛跑出來。
“佛王!各位圣僧,大家辛苦!”
楊堅趕忙下令,開辦國宴,招待西行歸來的圣僧。
這次取經的范圍實在太大,可以說繞過了大半個四大部洲,比之原著之中區區十四年的取經路,長了三倍有余。足足四十五年時間,朝堂上的各路朝臣,已經換了個遍,甚至換了好幾茬。
李世民這會兒都已經死了好幾十年了。
他們走時楊堅才九十九歲,相比他一百五十歲的壽命,可以說是年富力強,但這次回來,他也一百四十四了,離死都不差幾年。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楊堅看見取經團回來這么激動,他甚至都沒有做好能活著看到取經團回來的準備。
朝堂之上幾乎所有的朝臣都不認識取經團,但他們對花石和唐僧這兩位開國以來的著名人物也算是久仰大名。唐僧和孫悟空唯獨認識的是薛仁貴,這會兒他也是垂垂老矣。
按照歷史來算,他也只剩最后一年壽命了,聽說取經團回來,硬是讓兒孫攙扶著來見取經圣僧。
其實他跟取經團并沒有什么交情,僅僅一面之緣,但人老了就愛回憶過去,要是能現實見到記憶錨點之中的事物,則更顯激動。
當晚唐皇設宴,君臣答對。(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